夜幕降临后的上海,Helen’s小酒馆人来人往。略带嘈杂的音乐搭配着钨丝灯昏暗且发烫的灯光,大家在这里喝酒、畅谈天南地北。
不过,聚集在这里的人们或许并未意识到,他们身处的这个小酒馆,如今或要迎来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点。
近日,海伦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伦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正式向上市发起冲刺,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机构。
在现今国内庞大的小酒馆市场中,作为海伦司的运营实体,Helen’s小酒馆是如何走向上市的?
“再就业”
故事的开端,要从海伦司的创始人徐炳忠说起。
据坊间资料,徐炳忠小时候比较调皮,学习并不好。稍大些,他去参军当了侦察兵,退伍之后做了3年的保安。后面徐炳忠想折腾点事,问身边朋友可以做什么,朋友开玩笑说可以去开酒吧,结果他还真开了,不过地点选在了老挝。这是在2005年。
在老挝开了几年的酒馆,徐炳忠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便开始规划着回国创业,继续经营小酒馆的业务。
他随即回到了北京。选址的时候,徐炳忠想开在北大清华附近的五道口,但无奈租金太贵,辗转后发现一个很偏的地方——东升园小区,其中有个店铺正进行铺面转让,以前也是开酒吧的,房租只要20万元,仅有周边房租的十分之一。就这样,他将地点定在了这里,第一家Helen’s小酒馆由此“诞生”,这一年是2009年。
一开始,因为地点比较偏,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徐炳忠便想了个办法——雇了一群外国人去发广告。加上主打“亲民”的价格,Helen’s很快便在留学生中流传开来。小有名气后,徐炳忠开始了进一步思考,小酒馆这种文化,受众不能仅局限于留学生群体,中国的年轻人未必不会喜欢。他决定继续开店,将Helen’s发展成为一个国内连锁的小酒馆品牌。
小酒馆发展的脚步很快。
几年后,Helen’s小酒馆开到了上海、天津、厦门、武汉等多个城市,酒馆数量超过了300家。徐炳忠把自己的小酒馆定义为“年轻人自在的聚会空间”,目前酒馆主要的消费群体是20岁-30岁的年轻人,且因为提供了一个小圈子聚会的场所,其还拥有了“夜间星巴克”的称呼。
突击入股
公开信息显示,Helen’s小酒馆目前为中国最大的线下连锁酒馆。
2018年-2020年(下称“报告期”),海伦司控股旗下的酒馆数量分别为162家、252家及351家。可以看出,2020年同比新增了99家小酒馆。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这个数量进一步上升至372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酒馆数量计,在中国酒馆行业中,公司近三年均是规模最大。
记者于一周六晚上来到了位于上海的一家Helen’s小酒馆。放眼望去,来到这里的消费群体大多是年轻人;一页纸的菜单上主要以酒水类饮品居多,其中,普通类的瓶装啤酒售价10元/瓶以内,而作为对比,同行业的售价多集中在15-30元/瓶。
那么,一直保持着较低的价格,这家连锁小酒馆又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呢?
实际上,Helen’s小酒馆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以自有产品为主,外部产品为辅,其自有酒饮主要包括海伦司扎啤、海伦司精酿、海伦司果啤以及海伦司奶啤等。报告期内,公司从自有酒饮获取的销售收益占总酒饮收益的比例分别为68.4%、64.2%、69.8%;另一边,其自有酒饮的毛利率分别为71.4%、75.3%、78.4%,远高于其他第三方酒饮。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酒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