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试水人造肉
种种迹象显示,海底捞或已在中国积极布局植物蛋白市场。
天眼查显示,海底捞初代管理者、董事苟轶群于2020年9月注册成立了“木本佳(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总经理。
截至目前,该公司目前已申请注册“植肠子”、“木本佳新豆花饭庄”、“本草佳”等商标。
据第一财经报道,早在2019年11月的进博会上,澳大利亚食品公司Jatenergy就透露,他们正在与海底捞等餐饮企业进行洽谈,希望把澳洲的植物基人造肉出口到中国,同时也希望增加中国猪肉供给渠道。
据了解,这款植物基人造肉产品由大豆或者小麦作为原料人工合成,口感与猪肉相似。当加到汤里后,它就会膨胀成3倍的体积,可以成为肉类的替代品。
国内一家植物基公司创始人告诉全天候科技,海底捞的“味伴侣”本质上就属于植物基人造肉。其主要的成本来自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考虑到网评觉得风味一般,没有在调味和技术方面投入大量精力的情况下,其成本约为每公斤30元左右。
人造肉供应链上的多位行业人士推测,“味伴侣”可能由海底捞系的供应链公司“蜀海”或者“颐海”的工厂加工生产。因为按照行业惯例,如果与外部植物蛋白品牌合作,产品名称通常会出现“植物肉”的字样,而不是只有“味伴侣”。
对此,全天候科技向海底捞方面求证,不过截至发稿,对方暂未对此予以回复。
关于海底捞布局和推广植物基人造肉的目的,一位人造肉行业人士分析,一方面可能与动物肉的价格波动有关,植物基人造肉在成本方面更为稳定;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植物基人造肉的风险也更可控。
“海底捞正在用‘味伴侣’试探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为6月份的新品做铺垫。”上述人士称。
作为头部餐饮品牌,海底捞对于市场风向的捕捉可谓十分敏锐。不过,上述某植物基品牌创始人坦言,“目前99.9%的餐饮品牌会用外部解决方案,海底捞这么着急自己做,挺令人意外的。”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的数据,全球肉类替代市场将稳步增长,预计将以每年6.8%的复合增长率提升,到2023年将达到64.3亿美元。与此相比,全球肉类总消费约为1.4万亿美元,如果植物基人造肉的渗透率达到1%,市场规模将达140亿美元。
在欧美市场,人造肉的发展是一片坦途。最具代表性的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在资本市场和消费端都曾受到了认可。
在国内,植物基人造肉也涌现一些创业公司。2019年,包括OmniFoods、Vesta 未食达、珍肉 Zhen Meat、株肉 Z-Rou、星期零 STARFIELD 等植物基人造肉初创品牌,在中国市场中活跃起来。不少人把那一年称为中国的“人造肉的元年”。
他们也获得了一些投资机构的认可。以星期零为例,其先后吸引了经纬中国、愉悦资本、云九资本和光速创投等头部机构投资。过去一年内,星期零从天使轮走到了 A+轮,募集金额超过数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4.2 亿元。
与此同时,赛道玩家先后与棒约翰、奈雪的茶、喜茶等知名品牌,推出联名合作款产品。
2020年4月28日,肯德基在上海、广州、深圳三地开启“植培”鸡块试吃活动。此后,另外几家国际连锁餐饮企业也纷纷围绕“人造肉”推出试吃产品,而Beyond Meat、雀巢等品牌,纷纷把植物基人造肉的流水线搬到中国。
但不可否认的是,植物基人造肉在中国市场仍属“破冰期”。目前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反应冷淡。星巴克一家门店每天植物肉的销量仅为个位数,植物肉在国内的整体消费数据乏善可陈。赛道玩家急需找到除汉堡、香肠或者牛肉饼之外的落地场景。
眼下,海底捞在火锅消费场景开了头。这是海底捞走出困境的一招好棋吗?它又能给国内“概念很火爆,现实很骨感”的植物基行业带来多大推动?一切都有待观察。
来源:全天候科技 包校千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海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