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0年以来理想汽车净亏损态势未有所缓和,2020年前三季度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共计约9亿元
近日,美股造车新势力股价大涨,助力特斯拉(TSLA.O)CEO埃隆·马斯克超越亚马逊CEO贝佐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富豪。再看A股,蔚来(NIO.N)在近期的小幅回调后重回升势,截至2021年1月12日收盘实现969.46亿美元市值,亦为近期较高水平。
不过,另一位造车新势力成员理想汽车(LI.O)却没能就此掀起热度。自2020年11月24日触及47.7美元/ADS阶段性高点后,2020年7月刚刚上市的理想汽车股价便逐渐下行,截至2021年1月12日收于36.75美元/ADS,较最高点下降23%。
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成功商业化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公司,目前理想汽车仅有理想ONE这一款量产车型。虽然增程式电动车不需要为电池充电提供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里程焦虑,但在发动机为电池提供电量、电池再驱动车轮这一运行过程中会损失不少能量,进而降低工作效率,且并未完全改变依赖燃油的现实。
对此,该公司曾在招股书中表示,“我们的业务和未来运营成果将取决于能否继续开发增程式电动(EREV)技术,并及时提高性能和效率。我们的研发工作可能不足以适应EREV技术的变化以及其他EV技术(包括BEV技术)的发展,这可能降低EREV技术的竞争优势”。
除增程式电动技术未来仍有可能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外,《投资时报》研究员留意到,相较于中概股造车势力来看,该公司研发投入也相对较低。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研发费用约为7.26亿元,小鹏汽车(XPEV.N)、蔚来的研发费用则分别约为12.66亿元、16.56亿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业绩表现也不甚“理想”,从已经披露的2020年三个季度的数据来看,其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分别为2.34亿元、3.45亿元、3.21亿元,共计亏损约9亿元,且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亏损缩减态势。
理想ONE“单打独斗”
《投资时报》研究员留意到,理想ONE是理想汽车目前唯一量产车型,该车型于2019年11月正式开始交付给首批用户。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理想ONE各季度单季分别交付2896台、6604台、8660台、14464台,全年共计交付32624台。若从2020年各季度该车型交付量走势来看,理想ONE呈现出连续增加的态势,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对该款车型的认可。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司此款车型交付量虽然连续上涨,但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曾在2018年透露,“2020年能否达到10万辆产能,是智能车企的生死考验”。可以看到,其2020年交付量相较于10万辆的“生死考验”线仍相差近7成。
除此之外,自理想ONE交付以来,该车型也频频出现刹车失灵、磕碰断轴甚至汽车自燃等质量问题,引发消费者不满。2020年11月6日,该公司曾发布致歉信,表示对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产的10469台理想ONE免费更换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并预计此次召回更换工作将在3个月内完成,且据该公司在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会议纪要中披露,此次召回事件预计影响金额为10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此前曾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公司依赖于单一车型获得收入,以及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将从数量有限的车型中获得收入。此外,公司业务最初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想ONE的销售和成功,这将是公司在市场上唯一的生产模式,直到公司计划在2022年推出全尺寸高级扩展程电动SUV”。
可以看到,理想汽车目前倚赖理想ONE这一单一车型的业务模式或许是其最大的经营短板,若特定车型未受到市场好评,则会影响其销售量,进而可能对该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理想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