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认为,作为食物,胶原蛋白不会直接作用于皮肤,胶原蛋白需要人体自身合成。而那些所谓的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仅相当于把人体消化过程在体外进行了一部分,吸收速度更快,但迄今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小肽能够被血液运送到皮肤等部位直接形成胶原蛋白。而普通食品公开宣称美容、增强骨密度等功能,需经过监管部门审批,否则不符合国家规范。
王兴国也曾发表科普文章称,胶原蛋白是人类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蛋白质之一,对身体具有一定营养作用。但是,吃胶原蛋白并不能直接增加体内胶原蛋白合成,也没有证据和理论支持其营养作用会超过鸡蛋、大豆等普通食物中的蛋白质。
20元零售价被指“太贵”
目前,“牛毛黑黑”仅推出了一款名为NO ONE的“胶原蛋白肽无蔗糖美容酸奶”,天猫旗舰店售价为130元/6瓶(200g/瓶),折合成单位售价超过20元/瓶,在低温酸奶市场处于超高端行列。在食用胶原蛋白美容功效广受质疑的情况下,这款“美容酸奶”是否物有所值?
配料表显示,“牛毛黑黑”NO ONE酸奶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生牛乳、胶原蛋白肽果味酱、赤藓糖醇、牛奶蛋白、嗜热链球菌、甜菊糖苷、乳双歧杆菌等菌种。与普通酸奶相比,影响ON ONE酸奶成本的关键因素在于有机原奶和骨胶原蛋白肽。
参考有机奶供应商中国圣牧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有机原奶平均售价为4992元/吨,普通原奶平均售价为3623元/吨,这意味着每公斤有机原奶成本约比普通原奶高出约1.37元,折合成200克销售单元成本仅高出不足3毛钱。
而在阿里巴巴平台,有厂家给出的牦牛骨小分子蛋白肽粉的售价为每公斤270元-400元不等,以“牛毛黑黑”宣称的“一瓶NO ONE蕴含5g胶原蛋白肽”计算,该项成本预计不超过2元。
据一位乳品原料供应商粗略估算,每瓶“牛毛黑黑”酸奶的内容物成本约在2元-2.2元(由于骨胶原果味酱的成本是预估的,这一结果可能存在偏差)。另据某乳品品牌相关负责人估算,加上包材、代工等其他成本,“牛毛黑黑”酸奶的综合成本约合4块多一瓶。与成本相比,其每瓶20多元的零售价“感觉太贵了”。
该乳品品牌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酸奶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当属奶源。尽管有机原奶的成本较普通原奶高,但从“牛毛黑黑”营养成分表来看,其脂肪含量为2.9g/100g,以此估算其原生蛋白单位含量在2.5g或2.6g左右,而目前国内优质奶源的单位蛋白质含量可超过3.2g。“牛毛黑黑产品标称单位蛋白质含量高达5.2g,是因为配料里额外添加了牛奶蛋白。”
在他看来,如果“牛毛黑黑”将产品价格定在10元以下,无法与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竞争,更不会有钱去投放宣传。
“美容”宣称缺乏规范依据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我国低温酸奶行业产量稳步增长,从2010年的79.4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221.5万吨,行业呈现出量价齐升的特点。近几年涌现出了卡士、乐纯、简爱、元气森林等新兴品牌,成为品类“黑马”,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入局者。
不过受常温酸奶产品影响,低温酸奶销售规模近些年增速明显放缓。据统计,2019年我国酸奶市场规模达到1419.1亿元,其中常温酸奶市场规模为342.1亿元,低温酸奶市场为422亿元,占酸奶市场份额的29.7%,相比2010年减少了6%的市场份额。
一位大型乳企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低温酸奶增速放缓促使整个行业向更加细分的领域拓展,功能性酸奶就是其中之一,但相关产业方兴未艾。近两年,市面上陆续出现了具有护眼、润喉、助消化等功能的产品,功能宣称主要基于所添加的成分。这些成分通常获得了实验验证,在业内有着普遍共识,但对于美容功效的产品,大型乳企普遍采取谨慎态度。“对于食品的美容功效,专业医美机构尚不敢随意宣传,食品企业就更不敢轻易尝试了。”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目前我国批准受理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效有27种,与皮肤有关的包括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等。最新发布的《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与皮肤有关的功能包括“有助于改善痤疮功能”“有助于改善黄褐斑功能”“有助于改善皮肤水份状况功能等。这意味着新老规定里均未允许有“美容”“补充胶原蛋白”等功效声称。此外,市场监管总局曾在今年11月发文表示,相关部门已不再受理延缓衰老的保健功能。保健食品尚且如此,作为一款普通食品,牛毛黑黑的“美容”宣称缺乏规范依据。
与大型乳企的谨慎相比,“牛毛黑黑”的野心远不止于“美容酸奶”。据报道,“牛毛黑黑”团队有三位联合创始人,CEO汪金义是TMT行业的连续创业者,曾在2015年创办短视频APP拍否;CFO王晓刚历任尼尔森、安永、阿里系投资机构战略顾问、投资副总裁;COO路远征历任搜狐新闻、MCN机构天汇星娱副总裁。而“牛毛黑黑”的发力方向是成为全球知名乳企,凭借青藏高原产区的稀缺性,希望在3-5年内逐步将乳品向全球输送。
不过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中国酸奶高速发展成就了网红品牌,但自2019年起,细分酸奶领域竞争已开始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投入加大,已有约六成品牌退出市场。
业内人士高先生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很多网红酸奶品牌没有自己的奶源和工厂,是典型的“背包客”模式,即几个合伙人弄个配方,然后采取代工模式,用短平快的方法将品牌做成网红,大量成本都投在了广告营销和市场推广上。“网红酸奶的生命周期一般是2-3年,根本套路在于打响品牌后融资套现。”
针对产品宣称的“美容”功效依据、公司奶源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如何实现国际战略等问题,牛毛黑黑方面12月2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公司正忙于新一轮交割,现阶段不适宜对外宣传。
来源: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来源 电商、官微截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