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双汇发展董事兼总裁马相杰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稳高温、上低温、中式产品工业化是公司产品推广策略。由于公司低温肉制品基础规模不及高温肉制品,预计低温肉制品增幅会高于高温肉制品。”
虽然,马相杰对低温肉制品“信心十足”,但从上半年的情况看,这一“愿景”并未实现。截至6月底,其低温肉制品增幅仅为6.24%,而高温肉制品增幅为25.11%。公司方面表示,“将继续加大低温肉制品的产品研发和推广力度,通过多项举措促进低温肉制品销量及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对此,朱丹蓬向《投资者网》表示,“低温肉制品的毛利率会相对高一些,但目前国内市场肉制品消费结构中仍以中高温肉制品为主,(双汇发展)向低温肉制品转型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数据来源:双汇发展2020年中报
3
重营销轻研发下的转型
作为传统肉类食品企业,1998年成立的双汇发展已然走过二十余个年头,其火腿肠产品也伴随了大多数中国80、90后的成长记忆。但随着消费升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双汇发展也在不断进行营销尝试,促进品牌年轻化。
《投资者网》注意到,双汇发展今年在营销方面动作频频。例如,其曾在一季度通过启动网红直播带货、开展“火炫风抖音挑战赛”等线上营销活动;7月又赞助浙江卫视超级综艺《奔跑吧》签约新锐流量明星“小猎豹”郑恺等。
对于双汇发展这一次的IP联合营销,朱丹蓬认为,“传统企业开始流量营销是行业的进步。作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公司,双汇发展进行‘肉制品+顶级综艺+流量明星’这样的创新和升级是比较好的。”
诚然,双汇发展在营销方面多次发力,且似乎较为熟练的掌握了“抖音”、“流量”等年轻化品牌营销方式,但这种转型似乎还处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即相比高额的销售费用来看,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要逊色许多。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7年至2019年,双汇发展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4.02亿元、26.44亿元、27.06亿元,在营收中占比分别为4.75%、5.41%、4.48%;而研发费用分别为0.58亿元、0.77亿元、0.88亿元,占比均不足0.2%。2020年上半年,其研发费用投入为0.37亿元,而同期的销售费用高达12.53亿元,在营收中占比分别为0.1%、3.44%;而肉制品行业(申银万国三级分类)中,两项数据的平均占比分别为0.61%、5.01%。针对这一情况,朱丹蓬对《投资者网》表示,“重营销、轻研发的情况,在整个中国的快消品行业都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中国人口基数较大,整个产业结构偏低,因此有很好的营销红利;但在研发方面,由于人才到整个体系来说都不匹配,所以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但进入后营销时代,消费端在倒逼产业端创新发展,如果过于轻视研发,将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生一定的制约。”他进一步称,由于中国大部分食品行业的企业家缺少中长期的战略和眼光,因此会先选择赚“眼前的钱”,在产业端和研发端方面缺少对资源和人才的储备和布局。所以可以看到,在中国的食品行业,大部分高端产品是进口产品,而国内企业的产品会以价格取胜较多。不过这一情况在近年来消费升级不断倒逼产业端之后有一定的好转。对于下一步的举措,双汇发展在中报中表示,“下半年将加强营销策划,扩大品牌美誉度。继续加大营销投入,聚焦主导,加强重点产品的营销;精准调研市场,洞察消费需求;线上线下联合营销,科学配置广告投放策略,扩大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来源:投资者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双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