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大悦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6成,冲击巨大。
疫情影响之下,刚刚重组一年的综合型房地产企业——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悦城”)的日子过的真可谓是举步维艰。
近期,大悦城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6成。这份业绩报告几乎展示了2020年上半年零售市场“惨淡经营”的真实情况。
受困于疫情的影响,零售行业的线下购物中心在2020年2-3月份几乎称得上是“颗粒无收”。随后,北京爆发了第二轮疫情,零售市场再度受到冲击,店铺退租、关停成为常态。
《每日财报》注意到,除了盈利乏力,大悦城还面临着借款激增、债务承压、存量项目去化的困局。
业绩严重下滑 存货积压已成问题
数据显示,大悦城预计2020年上半年盈利4.5亿元至6.5亿元,上年同期为18.69亿元,同比下滑65%-76%。
上半年的疫情对“持有物业+地产开发”双轮驱动的大悦城来说,影响要远大于一般房企。2020年一季度大悦城商业已经造成的损失约4个亿,占到全年租金收入的10%-15%。雪上加霜的是,上半年住宅物业销售也不理想,权益销售额同比下滑了31%。诸多因素加起来,导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流出25亿,而上年同期为流入2.37亿。
事实上,大悦城地产在2019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其实现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03.38亿元,同比增加27.2%;溢利约26.68亿元,同比减少14.3%;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6.36亿元,同比下降22.2%。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开始,大悦城地产的净利润才扭转此前连续两年下跌的局面,并于2018年录得21.03亿元,但2019年,这一数值再次下跌。
不仅如此,大悦城的存量项目去化并不理想。截至2019年年末,积压的开发产品为140.19亿元,与年初的144.16亿元相比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房企的开发产品一般是指已完工的楼盘项目,万科完工的开发产品金额虽然达到660.34亿元,但同期公司销售了6308.4亿元,开发产品占比不过10%左右。大悦城2019年签约销售刚刚迈过700亿元,即开发产品占比占到了约20%。
换句话来说,销售遇冷下继续加速拿地、完工产品积压去化阻力重重,这意味着大悦城的资金运转效率将受到负面影响。
净负债率下降 或存明股实债之嫌
众所周知,大悦城的前身是中粮地产,2019年,中粮地产通过发行股份收购了大悦城地产,公司成为中粮集团旗下住宅与商业地产一体化公司;此外,公司还配套募资24.26亿元,是2018年以来A股房地产股权融资成功足额发行的唯一案例。
数据显示,2019年年末,公司的净负债率为97.65%,2020年一季度末略有上涨为105.97%,与2018年年末的171.18%相比降幅明显。可以说重组成功是大悦城净负债率大幅走低的直接原因。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大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