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进入武汉,随后在深圳、杭州等地开设门店。
翠华控股打了鸡血般北上开店,中国内地市场门店数量从2012年上市前的2家增至如今36家(止于2020年3月31日)。
为什么大举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公司在上市时披露的中国内地消费水平可窥一斑。
2012年,翠华控股在内地餐厅每张账单平均消费金额为190元,香港地区为74元,两地客单价悬殊两倍之多。
不过,中国内地市场门店数量的增长,并没有给公司收入带来相匹配的增速。
公司除了2013财年收入增速达到42.39%,此后7个财年收入增速逐年下降,2016财年至2020财年,公司收入增速均在10%之内;2018财年和2020财年两度出现负增长。自2018财年至今,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已连续3个财年为负值。
与此同时,香港市场的经营状况也并不乐观。
香港市场收入从2016财年的13.09亿港元降至2020财年的8.77亿港元,已4年连续下滑。
面对这种经营状况,公司管理层似乎难有对策,此前还提出要做好“廿一堂”等6个副线品牌, 2020财报里只字未提。
随着公司元老何庭枝、张汝桃陆续退出,公司人事大换血,创始人之一李远康及子女李祉键、李倩盈掌握大权,面临的经营下行趋势愈发明显。
翠华控股面临的不仅仅是财报中频频列出的市场竞争激烈、成本增加等等内外因素,也有来自在中国内地市场“水土不服”。
港式餐饮在中国内地餐饮市场里本属于小众业态,翠华控股将香港平民化的餐饮模式搬到内地,升级精致港式餐饮,远不能达到在香港的受欢迎程度。
在这方面,早有前车之鉴,大家乐集团和太兴集团很早就深入中国内地开店,大家乐集团撤离华东市场折返广东,太兴集团旗下的太兴餐厅则采取区域总部直管,区域总部对辖区内的市场进行布局和规划。
(来源:斑马消费 陈晓京)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