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又增长了。
5月 22日,拼多多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亮点是,在疫情期间,其多项数据依旧保持高速增长。
从诞生起,拼多多便保持着疯狂的高速增长,即便是最近增速放缓,趋于稳定。但在2020年第一季度,其用户增速依旧达到了40% 以上。
根据2020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 3月 31日的前12个月内,拼多多GMV(成交总额)达到11572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一季度,拼多多的收入达到65.41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4%。
GMV的主要来源即为人均消费额和活跃买家数两个要素。因此,想要看懂拼多多的增长动力来源,我们应当把目光聚焦于活跃买家数与人均消费额上——这两者为什么依旧在高速提升?拼多多做了什么?
买家数的增长引擎
首先,我们看买家数增长的逻辑。
从财报上看,拼多多App月活跃买家数达到了4.87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98亿。同时,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6.28亿,与阿里只差1 亿左右。从用户规模层面来看,已经坐稳中国第二大商平台的拼多多与第一名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有行业人士预测,到2021-2022年,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有望超过阿里巴巴,坐上头把交椅。
拼多多整体交易额的增长,活跃买家数的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
抛开疫情期间,线下实体加速转型线上、电商市场整体用户数的上涨,拼多多用户数能够持续增长的一大动力,还是商品价格上的优势。在同等品质下,更低的价格具备更大的吸引力。这是对于新用户来说,最直击痛点的地方。
除了水果、日用品等等「9块 9包邮」的商品之外,拼多多还在更多品牌商品上发力,以吸引更多高消费圈层的用户。
拼多多在2019年推出「百亿补贴」,用更低价格的iPhone,简单粗暴地吸引新圈层的用户来在拼多多上下单,体验拼多多。人们普遍来讲都是对价格敏感的,只是有的人对9 块9 就会感到敏感,而有的人则要给到500块的优惠补贴才行。
从2020年 Q1财报可以看出,拼多多一季度的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达到了72.97亿元。对此,拼多多方面表示,补贴仍会继续,并不断扩大补贴的品类与商品数量。
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拼多多消费券的投入使用拉动了一波消费|视觉中国
但是,依靠巨额补贴来降低价格,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期策略。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不再补贴,拼多多平台上的商品价格是否能够持续低于其他平台?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一方面,在用户这一端,拼多多通过高性价比与补贴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同时拼多多在流量分配的策略上鼓励商家薄利多销,同样的商品,会把流量倾斜给价格更低的。这样在很多高频的日用品等品类,以及一些非头部的品牌,就愿意适当降低价格,以价换量。
同时,对商家而言,在拼多多平台上做生意的流量成本要大幅低于淘宝天猫。从阿里与拼多多的财报数据也能测算出,淘宝天猫在最新一个财年的变现率达到了3.74%,而拼多多在最新一个季度的变现率只有2.16%。
另一方面,在供给这一侧,拼多多接入了更多工厂进来。财报显示,疫情期间,在制造业帮扶方面,拼多多先后联手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16个省份政府及企业,推进「产业带复工大联播」,帮助制造企业「从线下到线上」、「从外贸转内销」,直接带动相关成交额超过58.9亿元,期间,平台新入驻外贸转内销企业超过11.3万家。
这里面实际上蕴藏着拼多多的另一个降低价格的重要策略——C2M模式(用户直连工厂)。不夸张地说,这将是在未来拼多多能够持续保持更低价格的基础。目前,拼多多对C2M模式的推进,已经从「单厂扶持」,升级到了「产业带激活」。此前,拼多多已经和广东虎门的服装产业带、河北家纺产业带、宁波外贸产业带等多地政府合作。
C2M模式降低价格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去用C 端的数据,来指引制造方生产更匹配需求的爆品,让他们能卖得更便宜,却能更赚钱。进而,拼多多可以借此进入到产业上游,达到对生产源头的更强把控,在打造爆品的同时,为用户获得更低的价格。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