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来伊份以线下连锁实体店起家,多年深耕于实体店铺的运营,在线上渠道布局需要经历裂变过程的同时,该公司则会继续夯实线下实体店的优势,“但这样的布局需要更多的投资,来伊份的门店主要集中在江浙沪特别是上海地区,江浙沪的门店租金较高,所以整个资金需求度会持续加大。”
2
曾折戟可转债
这并不是来伊份自上市后首次再融资。
早在2017年11月,上市刚满一年的来伊份发行可转债初步预案,计划募资总额不超过7.3亿元,期限6年,将用于连锁经营网络新零售升级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升级建设项目。根据此后该公司给予证监会的回复,作为募资金额拟投入的核心项目,连锁经营网络新零售升级建设主要是翻新及新建线下门店。
之后,为赢得证监会的认可,2018年3月底,来伊份对该项融资方案进行修改,可转换债券的募资总额削减26.4%至5.36亿元,同时,项目拟以募集资金的投入金额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5.243亿元和2.057亿元分别下调至3.8364亿元和1.5205亿元。
即便如此,调整之后的来伊份的可转债方案依然未获得证监会通过。对于来伊份可转债发行被否原因,证监会指出,主要系前次募投项目建设进度及实际效益均低于预测;报告期发行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主要产品毛利率持续降低,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大幅下降等。
那么,时隔2年后,对于新一轮的再融资计划,来伊份能否如愿?在香颂资本沈萌看来,目前监管机构对于再融资等政策进行放宽,从现在的政策环境来看,来伊份定增获批的可能性较大。
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定增计划能否获批目前尚不得知,但值得肯定的是,强敌环伺,“掉队”的来伊份需要新故事。
就在2月底,这个零食品牌还将目光瞄向线上生鲜。彼时,来伊份方面告诉记者,此前其已经在部分门店尝试铺一些新鲜水果和锁鲜装肉制品,疫情期间消费者反响不错,也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条路是走得通的。他称,来伊份要做品牌升级,借助提供刚需便利性的产品增加进店客流,在接下去的3月份,上海售卖这些新鲜产品的门店将铺到1000家。
来源: 国际金融报 马云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来伊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