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再融资”政策松绑近3个月后,“零食第一股”来伊份亦加入了定向增发的行列之中。
5月11日晚间,来伊份发布2016年10月上市以来首次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其中,全渠道营销网络项目是此次融资最核心部分,拟投入募集资金为4.6亿元,占募集总额上限的92%。
对于这份定增方案,多名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时普遍认为,来伊份虽早于同行先一步登陆资本市场,但目前强敌环伺,掉队明显,打通渠道命脉对其而言刻不容缓。
实际上,早在2017年11月,这个以线下起家的休闲零食品牌就曾抛出一份募集金额为7.3亿元的可转债发行预案。不过,即便在该预案披露4个月后其下调募集金额至5.3569亿元,但这份融资方案最终还是于2018年8月宣告“流产”。
如今,其最新的再融资方案,募资规模已缩小到5亿元,标的核心项目从网络新零售扩充至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那么,这一次来伊份是否能否如愿以偿?
1
首次定向增发
来伊份此次募集资金拟投资的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以及研发中心升级建设。其中,前者预计投资总额为7.7154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6亿元;后者预计投资总额为0.9124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0.4亿元。
根据该公司给出的说法,对于核心投资项目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线下零售方面,主要是对上海、江苏地区新设一批迎合消费者需求及符合当前新零售趋势的直营连锁门店,同时对部分现有直营连锁经营网络从内部设施、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而在线上零售方面,则是加大对自营APP及社区拼团业务的投入。
天风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刘畅对记者表示,相比于线下渠道的同行,目前来伊份的销售渠道相对比较老化,仍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同时,类似三只松鼠、百草味这样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竞争对手正在进行线下扩张,其也必须加快经营布局。
实际上,作为零食第一股,目前我国休闲零食界的“BAT”里已没有了来伊份的身影。同时,“后来者”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跑马圈地:刚于2月底上市的良品铺子2019年营收为77.15亿元,定位为互联网食品品牌的三只松鼠2019年营收已超百亿,而同期来伊份的业绩为40.02亿元。
那么,来伊份究竟要如何借助新鲜资金进行“弯道超车”?谜底或隐藏在项目投资概算的数字背后。《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在投资总额超7亿元的全渠道营销网络建设中,“工程建设”建设投资超过四成,“门店租金”和“设备购置及安装”均超过三成。这是否意味着线下门店的扩张及改造是其此次布局的重点?
5月12日,来伊份方面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并未给出明确回复,仅称,“项目实施后,终端门店将具备更强大的销售推广能力,依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品类及服务,实现‘千人千面’的精细化运营;线上零售将注重用户从公域流量向私域流量的转化,提高流量获取能力并进一步提升用户消费体验,有利于公司产品辐射更多人群。”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来伊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