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国内还未真正建立起完整的人造肉产业链,包括肯德基、星巴克在内的餐饮巨头都是采用引进、合资等方式进行合作。“(人造肉产业)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非常不成熟”。
随着餐饮巨头肯德基、星巴克相继在国内推出人造肉食品,“人造肉”概念再次成为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焦点话题。
受此消息影响,A股市场上的人造肉概念股备受关注。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人造肉板块指数在上周的涨幅达4.25%,与年初相比,涨幅达到13%。
虽有概念加持,但并非所有概念股的业绩都得以受益。
作为人造肉概念股之一,东宝生物(300239.SZ)当初就曾因一则模棱两可的答投资者问而成功蹭上“人造肉”的热点。直至2020年1月,东宝生物才表示“成立了人造肉研发室”。不过,在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中,其并未公布与人造肉业务相关的具体进展。
在4月27日举行的东宝生物线上业绩说明会上,东宝生物董事长王军回复时代周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公司人造肉研发正常推进,正在积极对接市场,寻找优质资源,开展对外合作,加快人造肉相关项目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度。
搭上风口
2019年5月6日,东宝生物回答投资者“是否有计划入局人造肉行业”的问题时表示,公司已经关注到人造肉的报道和相关技术进展。“公司预计,海外对人造肉的关注会带动国内对高品质蛋白质的需求。为抓住这一契机,公司将继续深耕胶原的应用领域,为市场提供高档优质产品。”
这一并不算正面回应的答复,让东宝生物搭上了“人造肉”的风口,并在5月7日当日实现涨停。
一年来,尽管多次涨停,但东宝生物股价始终起起落落,未有出色表现。截至4月27日,东宝生物报收4.58元/股,与2019年4月时的股价大致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东宝生物始终未公布与人造肉概念相关的进展。
2020年1月6日,东宝生物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已成立“人造肉研发室”,开展以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的“人造肉”产品研究与开发。
4月21日,东宝生物公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数据显示,2019年,东宝生物实现营业收入4.91亿元,同比增长8.63%;归母净利润3560万元,同比增长4.8%。在主营业务中,“明胶系列及磷酸氢钙”占比达87.94%,“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占比11.67%。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年报及一季报发现,东宝生物仅在2019年年报中提及“人造肉”一次,“结合市场需求,加大了人造肉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力度,形成以蛋白质为基础原料的营养食品”。
2020年一季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东宝生物的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999.39万元,同比下降20.56%;实现归母净利润350.86万元,同比下降53.91%。
对此,东宝生物方面解释称,因明胶、胶原蛋白销量减少导致销售收入减少;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采购成本上升则导致销售成本增加,使得营业利润减少。
4月27日,东宝生物总经理王丽萍在线上业绩说明会上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明胶、胶原蛋白市场基本恢复,国外市场暂时受到疫情影响。目前,东宝生物加大开发国内市场,努力降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东宝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