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嫁接不易
莱绅通灵的业绩下滑,是伴随着公司品牌升级开始的。
2017年4月,公司出资435 万欧元收购比利时Leysen珠宝公司81%股权。据介绍,Leysen珠宝公司1855年成立,已经有160多年历史,为比利时王室珠宝供应商。
借助这一次收购,公司推动品牌升级,由通灵珠宝变更为莱绅通灵,开启“王室品位”的品牌战略定位,由大众珠宝品牌向奢侈品升级。
当年,沈东军在给股东的公开信中说,“经营一个奢侈品牌,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莱绅通灵认为,过去,顶端、中端和低端的市场分别由国际一线奢侈品牌、港资品牌及国内品牌、区域品牌占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在中国市场,最高端和中高端之间存在着一片广阔的市场空间,莱绅通灵的品牌定位,就是直指这片蓝海。

问题是,Leysen珠宝虽有超过160年的历史,贵为比利时王室珠宝供应商,但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足。
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Leysen珠宝营业收入仅为787.2万欧元、净利润107.71万欧元,是一个极为小众的珠宝品牌。
要将一个小众品牌,变为一个大众熟知的奢侈品品牌,光靠品牌的嫁接远远不够,需要莱绅通灵调动整个组织体系变革,这不会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公司董事长、总裁沈东军是一个营销高手,曾靠电视剧《克拉恋人》,让通灵珠宝品牌爆红。但2019年,公司品牌植入《时间都知道》、《归还世界给你》两部电视剧,再未达到轰动效果。
2019年,公司持续通过明星代言、影视剧植入、内容营销、广告投放等加强品牌推广。继续以知名演员唐嫣为品牌代言人,比利时王子 Simon de Merode、青年演员魏大勋为品牌大使;以“王室传奇”、“王室礼遇”、“王室珠宝”为主题的内容营销持续发布,并在地铁、商圈以及线上平台等进行广告投放。
全年,公司投入广告费2260.69万元,与上年持平,但未能带动销售。
公司品牌升级的过程中,出现高管频繁离职。2019年2月,公司两名副总裁赵坚、王庆成相继离职。2018年9月,董事会秘书蒋悦辞职之后,一直由董事长沈东军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莱绅通灵注重营销费用的投入,而研发费用与其“王室品位”并不相符。
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仅为5.70万元,占公司营收比为0.004%,且全部为工资薪酬,期末,公司研发人员为38人。
值得庆幸的是,在面对今年以来的疫情,公司在90%店铺关闭的情况下,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降幅51.80%,归母净利润下降86.58%,尚有过千万盈利。
来源:斑马消费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莱绅通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