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如涵股价暴跌,张大奕再难成“成功女企业家”
张大奕一直是充满野心的。
曾有媒体问她,“三五年后,你希望粉丝对你有何种新认知?”
她的回答是:“过气网红变成一个企业家,或者是商人,有铜臭也没关系。”
张大奕并没有那么害怕“过气”,更让她无法接受的,可能是成为一个失败的企业家或商人。
现实却是,张大奕已经不再是那个当初在美国纳斯达克满面微笑的“成功女企业家”。她最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随着她的过气、如涵的饱受质疑,双方的形象都在崩塌。
自如涵上市,股价便一直跌个不停。
上市首日,如涵控股开盘价为11.5美元/股,开盘即跌破发行价12.5美元/股,收盘股价大跌37.2%,市值跌至6.49亿美元,成为上市首日表现最差的中概股之一。
2019年10月,美国多家律师事务所对如涵发起集体诉讼,其声明称如涵(纳斯达克证券代码:RUHN)招股说明书中存在虚假、误导性声明或未披露的信息,导致其IPO后股价一路下跌,损害了投资者利益。
之后,如涵控股曾连续4个交易日下跌,总市值也一度跌至4.9亿美元以下。
这次张大奕和蒋凡的绯闻曝出后,当天如涵股价盘前一度大跌近10%。截止2020年4月20日盘后,如涵股价跌至3.48美元/股,总市值跌至2.93亿美元。
如涵市值跌跌不停,消失的还有张大奕15%持股之下的个人财富。
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如涵的商业模式不受市场认可,任何负面事件,都会给如涵带来致命打击,跌至2.93亿美元的市值也许并不是终点。
张大奕负面事件的影响也透露出,没有新一波突围的网红,是如涵最大的焦虑。
如涵控股CEO孙雷希望如涵的红人结构像“金字塔”一样更丰富立体。实际情况却是,张大奕难以被复制。
虽然如涵在不断吸纳更多网红,但张大奕仍以一人之收益支撑着如涵。
如涵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财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成交额GMV)的53.5%来自于张大奕与如涵控股共同成立的涵奕电商,如涵的主要收入依旧由张大奕带来。
张大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年来,她遭受的质疑越来越多。
服装质量和美妆产品抄袭,是最大的两个问题。
早在2016年,多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曝出张大奕上新的新品服装质量不佳,宣称“绝不钻毛”的羽绒服实际上“跑绒严重”。
服装质量问题,实际上是淘宝网红店铺的常态,而张大奕销量排名前列,也成为被投诉的重灾区。
美妆产品抄袭发生在2018年。当时张大奕在微博宣布将进入护肤品领域,推出一款自己研发的洗面奶,她还将这款洗面奶和日本高端品牌CPB的一款洗面奶进行对比,表示,“感觉原版CPB洗后的水润感低于新版”。
实际上,这款产品在设定上有抄袭CPB洗面奶的嫌疑,一时之间,张大奕“打版”CPB的质疑甚嚣尘上。
之后,张大奕删除了原微博,并通过媒体回应,“做美妆跟做服装不一样,不能拿以前那套营销做事(服装企业常用‘打版’),首批洗面奶(公测)是5000单,争议发生后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了返单,发生这事后,很多员工一度挺担心的,士气也很低迷。”
洗面奶质疑一直未平息,但张大奕没有放弃美妆店铺,陆续推出了粉底液、眼影、面膜、口红等多款产品,但抄袭质疑始终未止。
张大奕已经成为如涵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张大奕美妆产品和奈雪的茶合作,图源张大奕官方微博
在渠道上,如涵也渐渐势弱。如涵的网红大多以微博起家,但是在微博以外,抖音、快手、淘宝直播渐渐成为最挣钱的三个流量渠道。
如涵错过了直播电商这个风口,入局时已是一片红海,目前如涵还在尝试阶段。
如涵还在商业模式上努力转型,选择从网红电商向网红经纪转型。
如涵目前正在轻资产运作,一边增加签约网红数量,向其他品牌和店铺输出网红卖货和广告服务。另一边,则不断关闭网红店铺,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负面事件的影响和股价的持续下跌,如涵转型的速度,是否能及时挽回市场信心,还是一个问题。
来源: 连线Insight 作者: 向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如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