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康医疗(002219)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61亿元,同比下滑4.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1亿元,同比下滑77.78%。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恒康医疗方面表示,主要系报告期新增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34亿元、处置子公司投资损失4.94亿元所致。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2012年至2017年,恒康医疗开启了疯狂并购做大业务的方式。2012至2017年,共计收购19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其中12家被收购医院为全资收购。
“恒康医疗过往业绩的波动跟公司的战略定位有很大关系,通过并购在医疗服务领域不断布局,但是医疗服务属于重资产,我们看到该公司过往收购动作频繁,公司固定资产大幅增加的同时,也带来公司的商誉大幅增加,从2012年1600万到目前的31.84亿,尤其2017年收购海外的PRP带来非常重大的商誉,但是并购后2018年业绩开始变脸,较大的商誉减值压力也对公司的业绩带来很大的影响。”3月12日,中融基金一分析师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上述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恒康医疗,不过公司总机电话始终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又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复。
巨额负债及商誉压顶
据记者了解,恒康医疗成立于2001年,于2008年上市,是一家以医疗服务为核心,同时依托大健康产业,布局药品,日化品、保健品等多项产业的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外延并购和自建等方式,不断扩大医疗服务板块规模,形成了体检、诊断、治疗、术后康复的完整医疗产业链条。
上市之后,恒康医疗就开始不断并购,这也是导致今日亏损的主要原因。
过去的几年内,恒康医疗通过疯狂并购民营医院及医疗机构,大力拓展自身业务,然而,在疯狂并购之后,被收购的民营医院受到医疗行业改革和自身经营不善,造成经营性亏损。根据公告称,公司在2012至2017年连续收购了19家公司,形成了34.63亿元的巨额商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恒康医疗商誉已经高达31.93亿元,而彼时公司的净资产仅有28.58亿元,商誉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100%。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A股共有2138家上市公司账面存在商誉,商誉总额约为1.39万亿元。从绝对值看,超过百亿元商誉的企业,共16家;5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3家;10亿元以上企业,为340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商誉占比净资产超过70%的上市公司只有45家。
众所周知,高商誉将会对公司带来两大风险:一是增加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商誉占比越高,其减值后对利润的冲击可能就会越大;二是让企业负债较重,从而影响其现金流,甚至可能使企业陷入危机。
事实上,并购本身是企业资本运作、社会资源优化以及产业调整的一个过程,但反映在会计准则,就意味着商誉增加。
只不过,一般情况下,商誉不会在并购当年进行计提,往往是推后的,这也给企业留下了隐患。有的企业选择多次计提,减轻对当期业绩的冲击;有的企业则为了“快速排雷”,往往会一次性计提。
而就在2月6日晚间,恒康医疗回复了深交所问询函。恒康医疗表示,金融资产资产减值的原因主要包括部分客户经营异常导致回款困难、部分款项回收的可能性降低等。关于本次拟大额商誉的合理性,恒康医疗表示,主要由于医疗行业政策发生变化、经营不及预期导致。
此后的2月28日,恒康医疗发布2019年业绩快报,预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34亿元。而此前几年,恒康医疗一共只计提过2.71亿元的商誉,包括2015年1648.43万元、2016年300.09万元和2018年2.51亿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恒康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