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鸭先知,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餐饮行业无疑是一项沉重的打击。
作为全国大型火锅连锁企业,海底捞(06862.HK)也受到冲击,表示内地所有门店自1月26日起暂停营业,预计将于元宵节之后恢复营业。在疫情的信息突然打破了全国各行各业原有的秩序后,这是海底捞在1月26日对外公布的第一条有关暂停营业的信息。
按照当时海底捞的规划,预计约停业15天左右,约占全年经营天数的4%,且停业期间仍产生一定成本。不过,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疫情进展,2月2日,海底捞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将延迟门店恢复营业的时间,这次却没再提具体再营业的时间。
何时恢复营业?
关于这场疫情,让众多企业猝不及防。1月26日,大年初二,海底捞在官微上发布了一则休市通告,称“即日起至1月31日暂停营业”。海底捞做此休市决定的时间,早于绝大部分的餐饮企业。
1月31日,海底捞再发通告,延长暂停营业时间,后续营业时间将视疫情发展及国家规定另行通知。
截至2月9日,海底捞在中国境内的550家店(海底捞2019年上半年报数据)已经“熄火”了15天。元宵节已过,海底捞恢复营业的时间却依然遥遥无期。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创始人为张勇,2018年9月,海底捞在香港上市,上市一个月后,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作为大股东,张勇夫妇身家也达到1200亿港元,跻身胡润富豪榜前十。
上市后曾上演造富神话的海底捞,市值一度高涨。但受此次疫情影响,截止2月7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为30.05港元/股,较1月20日的33.55港元/股下跌10.4%,市值缩水逾180亿港元。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对海底捞进行采访了解此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和补救措施。海底捞方面表示:“目前公司重心以应对疫情为主,我们有陆续在官方渠道发布工作简报,参考我们在微博、官网、海底捞APP发布的工作简报内容。”
损失或将超过非典
回顾“非典”时期,无数小型餐饮企业迅速倒闭,连声名远扬的中华老字号,都受到很大影响。不过这一次,似乎给餐饮企业打击更大,因为在餐饮成本结构中,人工成本约占30%,若没有营收,成本不断累加,压力显而易见。
中金宏观的报告显示,2003 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当时北京等疫情高发区内的餐馆自4月底出现股“关店风”,歇业率达到了 70%。营业额相比同期下降50%。直至进入6月份后,餐饮市场才开始有回升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拉动增长的是出口,而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一位接近海底捞的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相比非典,新疫情必定让餐饮的损失比2003年更可怕。非典让海底捞的损失占到全年收入的4%,此次疫情的影响或将达到10%,远远超过非典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根据海底捞2019年中期报告,截至6月30日及截止该日止六个月内,海底捞从国内市场获得的收入为104.2亿元,简单计算,平均每天(按6个月180天计算)海底捞的国内收入为5789.6万元。套用这个单日收入数据,海底捞休市15天,损失收入约为8.68亿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