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涨幅超56%,市值超137亿。
大量的报道,已然繁花迷眼,看起来非常牛逼。其实不然,九毛九只是一家“普通公司”。
不同于海底捞的“非常人所能及”。九毛九是一个没有什么绝招的公司,也没有那么传奇,只是按部就班,持续升级,实现成长。
而“普通公司”九毛九的N个关键时刻,非常值得回味。
上市:熬、长期、细心
1月15日,广州四季酒店,中国餐饮人大聚会,共同见证九毛九成功上市。
管毅宏在答谢晚宴上分享说,九毛九走过24年,能成功上市,就是三个词:熬、长期、细心。
他把这份功劳归功于家庭教育。他说,他的父母教会他如何细心地把事情做细、做好。而他,也将把耐心和细心,长期持续下去。
创业之初:台风走了,生意火了
1995年10月,海口首家山西面王成立。
24年前的管毅宏还是一个青涩的毛头小子。当时的他刚大学毕业去到海南捞金。结果,金子没有捞到,捞到了一个小面馆。
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街边一家老乡开的面馆正在转让。他就盘下了这家名为山西面王的小面馆,就此开始涉足餐饮创业。
没成想,刚开业没几天,就遇到了一场大台风,停水停电。
当时,许多店都选择了关门,管毅宏却照开不误,没水就四处去借,没电店里黑,就趁着亮堂把桌子抬到外面。其他开业的餐厅都纷纷涨价,而管毅宏却坚持一碗还只卖6块钱。
“台风走了,生意火了”!
在九毛九22周年庆上,管毅宏特别回忆了这段时光,重温往事,重温初心。
“在我看来,我并不是善于经商,只不过是诚信待人,本分做事罢了 ,不占便宜,不追求暴利,保持口味,顾客自然会来。”
登陆广州,品牌持续升级
2003年1月,广州首家山西老面馆马场店开业。
2005年,广州第三家分店开业,并确定使用“九毛九”为品牌名称;8月,广州总部成立,九毛九发展中心从此正式转移。
持续的品牌升级,是九毛九发展进程的标志性动作。此前在海南,品牌名字从“山西面王”升级到“山西老面馆”。
2002年,管毅宏将面馆业务拓展到广州,在广州跑马场开设第一家“山西老面馆”。因为商标包含地名,无法注册,管毅宏就更名为“九毛九”。
“九毛九”来自山西的一句俗语,形容某人抠门得连一分钱都不放过。
此后,九毛九又分别在2010年、2016年、2019年,陆续进行了品牌升级。通过品牌升级,九毛九形象、品质、服务、体验,全面提升。
抓住购物中心红利
有一次,和管毅宏谈到创业的心路历程。他说九毛九是最早采用明厨亮灶的餐饮企业,而当初设计的初衷就是建立消费者的信任。
如他所说,“诚信待人,本分做事,才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从2010年开始,九毛九西北菜餐厅的选址开始转向商业中心。这一年,进驻白云万达商业中心后,九毛九西北菜一炮而红,随后,九毛九进驻多个商业中心,赶上了购物商场的扩张红利。
管毅宏回忆道:“进购物中心,这是一种新的尝试,谁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当时我们以为那是巨亏的一个店,结果它一炮打响了。”
管毅宏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自2008年以来,购物中心兴起,推动了餐饮业的发展,让有品牌意识的餐饮企业有了成长的土壤。
同时,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本土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可将它们的供应链系统和管理理念复制到新的餐饮品牌。
2013年至2015年,是其疯狂扩张门店的时期。2013年其开店规模为55家,2014年突破95家,到了2015年,九毛九的门店数已经达到140家左右。
引入资本,先做大再做强
九毛九爆发的转折点,一是购物中心的崛起;二是来自于IDG资本投资。
2010年,九毛九获得IDG、雄风资本的联合投资;
2010年,九毛九商业模式全新升级,从华南大市场入手,九毛九从一家模式过重的餐饮运营企业,改变成为快时尚的连锁经营餐饮企业,开店策略逐步锁定在购物中心。
开前19家店,九毛九用了17年时间。获得投资之后,又遇到购物中心崛起,双重机遇之下,九毛九跑出了火箭的速度:3年开店120家。
很多半吊子咨询公司瞎讲,劝经营者弄定位,讲情怀,拼愿景。其实,这是在害人,就像太监劝皇帝荒淫玩乐,荒废政事。
事实上,成霸业者,都在扩张的道路上狂奔。把餐饮业回归到“公司”这个群体来看,根上的竞争力是资本、技术、人才。如果这三个维度上,无法实现比较优势,任你讲定位、情怀、愿景,都没有用。
因此,在商业逻辑中,需要先做大再做强。正是在规模效应之下,可以汲取更多资本,更多技术,更多人才,更多机会。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九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