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因为拼多多的营收中,与GMV直接相关的佣金营收并不占据大头。反倒是向商家收取的营销费用才是拼多多收入提升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佣金来自于拼多多平台对每笔交易的抽成,在线营销服务营收来自于商家向平台缴纳的直通车等广告营销类费用。在拼多多成立初期,佣金营收一直是拼多多的主要收入来源,诸如2017年二季度,佣金营收占比甚至高达69%。
但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18年三季度开始,拼多多的佣金占比就下降到10%出头,并维持至今。
而在线营销服务营收的持续增加,目前是拼多多收入的关键。由于三季度缺乏活动,商家投入营销费用的意愿并不突出,可能是导致本季度营收环比增幅不大的原因。
在当前过于依靠营销营收的结构下,拼多多的货币化水平已经触顶;即年度营收在GMV的占比,本季度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相对上季度仅微增至0.1%。
由图可以看出,自2018年四季度后,这一指标就没有出现明显变动了。而3%左右的货币化水平在电商中并不高,与阿里目前不到4%的水平对比,拼多多低了一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拼多多的货币化能力已经出现天花板,并在短期内无法突破。今后如果想再提升营收水平,还是只能在GMV上下功夫。
成本与费用各项指标全面出现恶化,致运营亏损率翻倍
亏损大幅扩大是本季度遭投资者看衰的原因。
三季度,拼多多净亏损为人民币23.350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10.98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12.6%;上季度为10.033亿元,环比扩大132.73%。
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三季度拼多多亏损16.6亿元,去年同期为6.189亿元,同比扩大168.22%;上季度为4.113亿元,环比扩大303.6%。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一季的亏损都不尽人意。
成本提升导致亏损扩大固然是其中一个原因。本季度成本占比为24%,高于上季度22%。进一步计算营收减去成本的毛利,以及毛利率。
由图可见,本季度毛利率为75.6%,低于上季度的78.12%。但事实上,拼多多的毛利率最近几个季度变化十分有限,变化幅度并不大;这也就意味着,运营成本对拼多多的利润水平影响有限。
真正导致拼多多亏损扩大的原因,来自于各项费用的全面增加。
这时候我们继续考虑更能反映公司实际运营水平的Non-GAAP下的指标。
计算各项费用在总营收中的占比:
营销费用占比89%,高出上季度81%一共8个百分点,拼多多解释为线上线下广告推广增加;
一般管理费用3%,高于上季度的1%,拼多多解释为与地方政府合作以缓解农村问题的举措有关的费用所致;
研发费用12%,高于上季度的8%,拼多多解释为由于员工人数的增加,并招聘到更有经验的研发人员,以及与研发相关的云服务费用和股权开支增加。
三项指标的同时增加,导致了本季度亏损的扩大。
从运营亏损来看,情况已经不尽人意,相对于上季度的12%,本季度达到了28.3%,也高于去年同期的23%。
净利润走势也大体相同。
由此可见,三季度拼多多所展现的运营状况喜忧参半。考虑到拼多多仍处于高速扩张期,亏损情况并不代表公司转衰;但如何在增长和控制亏损之间寻求到一个平衡点,明显是当前拼多多管理层亟待解决的问题。
(来源:腾讯《潜望》 李儒超)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