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安全环保不仅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当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业股份”)能在绿色发展的“大潮”中走多远?仍待资本市场的“千锤百炼”。
反观其身后,建业股份对多起环保及安全生产的违规事实“隐而不提”,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或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此外,其管理层呈现“老龄化”,学历偏低的状况。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建业股份如何向市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频频触及环保“雷区”却隐而不提,或缺乏社会责任
2018年10月,建业股份被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联合评定为2017年度浙江省绿色企业。然而,其数起环保“踩雷”行为,却为此称号“打了脸”。
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18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对长三角地区废水和汾渭平原废气开展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质量专项检查、抽测和比对监测,建业股份因CODcr、氨氮不合格,而被生态环境部通报,且被列入废水自动监测设备比对不合格企业名单。
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数据,建业股份在2018年第一季度随机抽查的现场检查中,被要求进行整改,整改方面包括了:签订危险废物处置合同;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加强隐患排查台帐管理;完善雨污分流标识标牌,加强管理和员工培训。
据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数据,2014年5月23日,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化分公司(以下简称“更化建业”)因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而被建德市环境保护局处以罚款5万元,以及立即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据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信息,更化建业成立于2011年2月28日,于2014年11月17日注销,注销原因系“被撤销”。而对于更化建业以及其曾环保违规的“黑历史”,招股书中却“只字未提”,令人费解。
而建业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污染物排放超标情况,无环境污染事故,不存在违反国家及地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情形。对上述违规事实隐而不提,建业股份或存在信披违规之嫌。
除了环保频频“越界”,建业股份的安全生产意识或也堪忧。
据浙安监管危化〔2014〕186号文件,2014年11月12日至12月3日,在浙江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专项督查中,建业股份因危化品车辆装卸场所静电接地报警器有两处失效;P0703、P0707乙醇装卸泵电机未安装静电接地装置;储罐区地上消火栓门打不开,缺检查卡;液氨场所、装卸场所等多处洗眼器失效;危化品装卸现场金属软管管理不规范,未见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周知卡;液氨罐区未按要求设置应急备用罐,未按要求设置必要的操作平台,被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责令限期整改。
与此同时,建业股份曾因存在安全隐患被两次“点名”。
据中国安全生产网,2019年5月,在应急管理部组织的化工行业明查暗访工作中,建业股份存在的问题包括了: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缺项漏项,具体表现为“总经理有关安全生产的职责只有简单的四条,安环部经理与副经理的职责也完全相同”;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健全,安全设施使用随意,具体表现为“直接切断了液氨储罐的液位连锁报警装置”。
据招股书,建业股份称其制定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作业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这意味着,上述被执法部门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与建业股份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相比,其执行度或需“打上问号”。
环保与安全生产频频违规,且隐而不报,或许折射出建业股份薄弱的社会责任感,而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养成,与其高管层作出的决策和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建业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