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贝因美2018年报,何晓华现任贝因美副董事长,同时还是博琚(杭州)花园家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浙江华越家俱有限公司总经理。另一位董事Priem现任新西兰恒天然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资深顾问,为贝因美第二大股东恒天然乳品(香港)有限公司(下称恒天然乳品)派出的董事。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何晓华投弃权票的理由相对简短,“未经战略委员会审议批准”,Priem则给出了十分详尽的反对理由。Priem表示,此次变更预示着公司将由一家婴童食品公司转变为多元化公司,该等举措属于公司的业务定位和运营战略的重大调整。
Priem认为,未就上述战略调整和拟进行的其他业务提供详尽的资料和进行充分的论证情况下,董事无法判断上述战略和业务调整的战略合理性。因此,在董事会未论证和决定公司业务定位和战略调整之前,不适宜变更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
在Priem看来,贝因美目前的主营业务面临困难,需要管理层和董事会集中精力专注于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上市公司在考虑多元化发展或者非主营业务投资时,应当先确保主营业务走出困境,经营性利润扭亏为盈。”
公开资料显示,上市之初,贝因美一度涉足母婴店、母婴平台、婴童业、辅食类、儿童奶甚至保险业。2012年贝因美进行了战略转型调整,生活馆、保险代理、婴童用品等非食品业务被剥离出去,由“孕婴童产业综合运营商”转变为“婴童食品第一品牌”。
时隔7年,贝因美再次扩大经营范围,并意图在公司名称上,去“食品化”。
在公告中,贝因美称,此次名称及经营范围变更是为更好地发挥在婴童行业多年耕耘所积累的优势,应对人口出生数下降、母乳喂养增加、竞争更趋激烈的外部经营环境,公司将不再局限于婴童食品,而将围绕婴童所需进行多元化发展, 通过满足母婴家庭更多的消费需求,提高单个客户的营收贡献,不断开拓业务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贝因美营收微增5.16%,净利润却大亏1.22亿元,同比大降1527.62%。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亿元,为净流出,同比下降163%,期末的募集资金余额只有225.96万元。贝因美目前处于募资基本用完而自我“造血”不足的困境中。
事实上,上半年是贝因美经过一年短暂盈利后再次回到亏损状态。
《投资时报》研究员梳理过去多年的数据留意到,贝因美2011年4月12日登陆中小板,上市前三年,业绩维持增长,2011年、2012年、2013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48%、16.59%、 41.54%;到了2014年,贝因美开始步入下滑,2014年、2015年营收分别同比下降17.46%、10.20%,2014年净利润暴跌90%,仅为6900万元;2016年和2017年,开始大幅亏损,分别巨亏7.81亿元、10.57亿元。
此后,2018年4月27日贝因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因美”。在保壳压力之下,贝因美内部撤换高管、梳理渠道、变卖资产,加上2018年正式实施配方奶粉新政的外部利好因素配合,2018年度扭亏为盈,盈利4111.36万元。
然而,在摘帽不久后,贝因美再度陷入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在贝因美业绩和股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当初战略入股的恒天然乳品也萌生退意。今年8月8日,贝因美公告称,恒天然乳品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22.52万股(占总股本1%)。
资料显示,2015年3月,恒天然乳业以每股18元的价格,要约收购贝因美股份1.92亿股,持股比例为18.8%,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时隔四年多后,贝因美股价仅5.53元(9月19日收盘价),较其入股价下跌了69.28%,恒天然对贝因美的股权投资巨亏23.94亿元,可谓惨烈。
主营业务亏损背景下,贝因美谋求多元化发展会是破局之道吗?
来源微信公众号:投资时报 研究员 李浥尘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贝因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