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发布了2019新加坡富豪榜,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6862.HK,以下简称“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以138亿美元的身家净值成为新加坡新晋首富。新加坡前50位富豪的合计财富达1300亿美元,张勇的身家在其中占据了逾1/10。
据2018年海底捞递交的招股书,公司负责人的国籍、住址一列显示,张勇、舒萍夫妇二人的国籍、住址均为新加坡。
官网显示,海底捞在中国、新加坡、美国、韩国、日本和马来西亚均设有门店。其中,新加坡是海底捞第一次走出国门向外扩张的国家,截至目前,其门店数为12家,数量为海外地区中最多。
张勇成为新加坡首富的消息亦将外界的目光拉回到海底捞身上。8月20日,海底捞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在门店高速扩张之外,同店销售与翻台率增速却在放缓。从这份成绩来看,上市一年,海底捞是否已到达红利天花板?《投资壹线》就此致函海底捞,对方称有关公司的经营情况以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为准。
高速扩张
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海底捞从四川省简阳出发,正式创立“海底捞”火锅品牌,并在1999年开始向外扩张,在进驻西安、郑州、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后,2012年首家海外门店——新加坡克拉码头店正式营业;2018年,海底捞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截至2019上半年,海底捞全球门店数为593家,其中550家位于中国大陆的116个城市,而在2015年1月1日,该数字为112家。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2018年一年就新增了200家门店,在2019上半年更是新开业130家。
2019中期报告显示,海底捞上半年收入116.95亿,同比增长59.3%;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1%。公司称,收入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在2018下半年及2019上半年新开了259家餐厅。同店销售从2018上半年的60.43亿上升至2019年同期的63.2亿,同比增长4.7%;顾客人均消费则为104.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的同店销售增速从2017年开始放缓。招股书显示,2015至2016年和2016至2017年的同店销售增速在14%左右,而到了2017至2018年,该数据为6.2%。其中,一线城市同店增长率仅为3.3%,二线城市为1.9%,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增长率达到12.5%。
在翻台率(次/天)方面,2016至2018年实现小幅增长,在2019上半年,整体翻台率为4.8,同比减少0.1。
数据来源:海底捞招股书及财报
国金证券认为,海底捞在一线城市中的门店密度已达到一定程度,新增门店客流量开始出现边际效益递减。而在门店客流量情况较好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因开业时间不长,门店尚处市场红利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能否维持高客流量仍有待观察。
Wind数据:海底捞2016至2019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单位:万元)
而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海底捞的在近年出现了净利增长乏力的现象。国盛证券对此表示,海底捞的高速扩张影响了短期利润率。由于业务扩张,新店仍处于爬坡期,致员工成本及原材料和易耗品成本等占比上升。
《投资壹线》注意到,海底捞的员工数从2017年的50299名上升至2018年的69056名,员工成本(包括薪金、工资、津贴和福利)从31.19亿元上升至50.16亿元,同比增长60.8%。2019上半年,海底捞员工成本为36.52亿元,同比增长65.8%,占收入的31.2%;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49.03亿元,同比增长59.9%,占收入的41.9%。
值得一提的是,据《重庆商报》报道,今年6月,海底捞正式入驻重庆,在北城天街及来福士广场连开两店。据来福士广场回应,已签约海底捞,计划与购物中心9月同步开业。但《投资壹线》在海底捞官网上尚未发现重庆门店的相关信息。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底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