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
一切商业活动,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是否有一个稳定的高层团队,对公司的业绩是决定性的,其关系到战略判断力和连贯性。
伊利的董事长和总裁是潘刚,大学毕业就入职伊利,曾组建液态奶事业部,攻克“乳糖不耐”难题。从最基层升上来的老伊利人,有乳业基因。几个副总裁、总经理助理都是在职十年以上的老人。
反观蒙牛,2011年宁高宁时代以来,董事长已经换了四任(宁高宁、马建平、于旭波、陈朗),总裁也在马建平接任半年后,由原雅士利总裁卢敏放接替孙伊萍。
我相信这些董事长都是牛人,从长期看,大概率能够把公司经营得更好。但如果只有很短的时间,那就不好说了。毕竟任何人对行业的认知都要经历学习曲线,除非是郭士纳这种天才(麦肯锡最年轻的合伙人和总监,仅三年时间就盘活了IBM)。
管理层动荡期间,蒙牛的几个战略都没收到太大的成效。
首先是各种并购行为,短期的任职必然会催生短期的价值创造方法。比如2013年,蒙牛124.6亿元并购的雅士利,收入不仅没达到预期,反而是连年下滑。
有意思的是,2016年雅士利以12.3亿港元并购连续多年亏损的多美滋中国,当年这笔交易就为蒙牛带来了5590.5万元的亏损。
再比如2018年,蒙牛在数字化营销建设领域做战略布局,以奶昔牛奶慢燃等产品积极探索社交零售,开始拓展微商渠道。
但此战略也没有给蒙牛带来预想的效果,据2019年3月27日消息,因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监管漏洞,导致蒙牛“慢燃”陷入了传销风波,全新战略并没有能够改变蒙牛。
伊利这十年人没变,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品质和质量,战略是一以贯之的。
蒙牛和伊利管理团队任职时长不同,在经营结果上的差异一眼可知(可回头去看看上面10年期的收入和利润表):
蒙牛的收入在2012年和2015年有两个退坡,卖掉君乐宝之后,收入还会有一个大的波动;利润一直不怎么稳定,出现几次停滞,甚至还出现亏损状况。
伊利的收入和利润都很稳健,十年里有九年保持增长,确定性比较强。
不同的发展理念和不同任职时长的管理团队,奠定了不同的前景。
投资未来
投资就是投未来,谁未来前景更好呢?
此前的一篇研究报告里我们提过,国内乳制品行业基本上已经到顶,从我国牛奶历年的产量可看出。
但牛奶产量的总盘子到顶,并不意味着乳业企业就没有发展空间了。对于伊利和蒙牛来说,机遇出自这些方面:国外扩张(尤其是东南亚)的机遇;国内扩张(份额提升、新品类)的机遇。
国外
伊利2018年收购泰国最大冰淇淋企业Chomthana,借此快速进入泰国,并依靠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能把自身产品快速辐射东南亚;今年3月,收购已有80年历史的新西兰乳企Westland100%股权,获得高质量的原奶产量,以及全球40个国家的渠道,国际化战略再下一城。
相比之下,蒙牛在国际布局上则比较落后,只是在新西兰和印尼有生产基地,渠道劣势造成向外输出的能力不足。
国内
据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伊利和蒙牛在常温奶领域的份额为65%,低温奶领域的份额为44%左右,从长期看,这两大巨头的竞争优势还是挺大的。
其中伊利的发展质量更高,份额提升的潜力更大。今年上半年伊利的重点单品和新品,包括“金典”“安慕希”“畅轻”“每益添”“Joy Day” “金领冠”“巧乐兹”“甄稀”“畅意100%”等,其发展趋势(即同比30%的增长)可以佐证。
那为什么伊利的产品力更强呢?其实还是来自于研发的支持。2019年上半年伊利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4%至2.01亿元,而蒙牛去年全年研发投入也就1.59亿元。
研发的强劲,还带来新品类的机遇,毕竟伊利在渠道这个快消品关键能力上遥遥领先,截止2018年有500万个零售网点,完全有能力在常温乳酸菌饮料、豆奶、能量饮料和包装水等细分饮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结语
在发展质量、团队稳定性和未来前景方面,蒙牛都要弱于伊利,这种情况下其2019年~2020年要实现远超伊利发展,必须新增310亿的收入,每年收入增长要达到20.4%才能完成千亿目标,这在从成本里扣钱的乳业行业是非常难实现的。
另外还必须考虑到,蒙牛今年7月宣布41亿元卖掉君乐宝之后,少了百亿级别的业务线,还必须把这个收入空缺填补上。
反观伊利,2018年收入795.5亿元,每年完成12.1%的收入增速就能完成千亿目标,难度不大,很有可能提前完成任务。
伊利和蒙牛的“千亿收入约定”,你怎么看?
(来源:阿尔法工场 丁真军)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