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海尔CEO张瑞敏曾用这句诗来解释海尔历次变革之因。“花落去”和“燕归来”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生命状态,要避免“无可奈何”的结局,就要寻求“似曾相识”的企业生命循环。
自1984年始,海尔走过了名牌战略(1984~1991年)、多元化战略(1991~1998年)、国际化战略(1998~2005年)和全球化战略(2005~2012年)四个发展阶段。并于2012年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
历经5次战略转变的海尔,是否真的如张瑞敏所追求的进入“似曾相识”的企业生命循环?还是在过度求变中失速,滑入“无可奈何”的局面?
1984-1991年:砸冰箱,造名牌
海尔砸冰箱是流传于业界的一段佳话。
1984年,海尔的前身还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公司身负147万元债款,生存问题堪忧。张瑞敏这一年被任命为新厂长。刚上任不久,他将“名牌战略”作为海尔的目标。
一天,张瑞敏收到一封用户的投诉信,告诉他冰箱的质量有问题。在检查之后,张瑞敏发现库房中还有76台不合格的冰箱。他当即决定砸毁这76台冰箱。当时员工工资一月40元,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元,是员工一年半的工资。对此,员工无法理解,建议低价处理。
“如果便宜处理给你们,就等于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能是760台、7600台……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张瑞敏告诉员工。
这件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市场仍处于商品短缺的局面,消费者要凭政府配发的“票”才能购买冰箱。冰箱作为80年代的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之一,供不应求。在这个时候,大多企业快速扩张规模,却疏忽质量把控。海尔别具一格的做法,直接且真切地影响到了公司的员工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和把控。
穿越时间长河来看,“造名牌”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在当时一众冰箱品牌折戟沉沙时,海尔逐渐崭露头角,于1990年跨入国有一级企业行列,那年海尔冰箱产量突破30万台,产值突破5亿。1992年4月,海尔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认证,成为国内家电行业唯一的世界级合格供应商。
1992-1998年:收购18家白色家电企业,发展多产品线
从专注主营产品,再到多元产品线,这是大多数企业必经之路。1984年到1991年,海尔在这7年时间只做了冰箱一个产品。随后,张瑞敏提出“多元化”战略。
1992年,对于所有中国企业来说是重要的一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谈话。海尔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在青岛东部高科技开发区征地800亩,建立海尔工业园,启动了“多元化发展战略”。海尔将产品线扩展到洗衣机、冷柜、空调等白色家电。
海尔以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先后兼并了一批相对成熟的白色家电公司,包括广东顺德洗衣机厂、莱阳电熨斗厂、贵州风华电冰箱厂、合肥黄山电视机厂等18家企业。
在十几年的发展中,海尔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观念,这正是这些小家电公司的不足之处。
兼并了大批家电企业后,海尔首先统一了企业文化。
青岛红星电器有限公司也是在这段期间被海尔集团收入囊中。张瑞敏总结了此前红星电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管理不到位,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差。
在海尔接管红星电器后,当时任海尔集团常务副总裁杨绵绵,带着海尔资产管理等五大部门负责人来到红星电器,将海尔的企业文化渗入红星电器。原来的红星电器也更名为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三个月后,这块业务扭亏为盈,在第五个月盈利150多万元。两年光景,海尔洗衣机已成为同行业第一品牌。
凭借多业务线的打法,海尔1999年的业务版图已经覆盖电冰箱、电冰柜、船用电冰箱、微波炉、真空包装机、空调器、电磁管、洗衣机、热水器、电风扇、吸尘器及配件、通讯设备制造。
其主打产品也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1999年度1000家商场家电主要品牌市场占有率的资料显示,海尔冰箱的市场占有率为35.3%,海尔冷柜的市场占有率为41.3%。
1999-2005年:铺开国际化道路,激进变革之始
顺势而为。张瑞敏对时代机遇有敏锐的嗅觉。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利用这次历史机遇,中国企业加快了国际化步伐,海尔也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当时的大多企业没有选择国外建厂的方式扩张。这是海尔国际化路线的与众不同之处。2000年2月,海尔美国工厂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力为50万台,在美国冰箱企业中排名第六。同年,海尔在美国的营业额超过了2.5亿美元,被当地不少媒体称为成长最快的外国公司。
海尔在欧洲延续其在美国的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扩张模式。2001年6月,海尔集团并购了意大利的一家冰箱厂。完成收购后,海尔在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欧洲国家的销售也实现了相应的增长。
2005年,海尔的海外拓展颇有成效。彼时,海尔已经进入了欧、美、日三大市场,出口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海尔有工业园15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0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营销网点5.88万个。
不过,张瑞敏还是觉察到海尔和跨国公司的巨大差距。他认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选择常规路径,用时间和资金来填补市场空间,进而成为全球品牌实属艰难,“唯一的途径就只能是创新和速度”。
如何让海尔以创新赶超真正的大象呢?
张瑞敏试图激发每一名员工的工作斗志和激情,通过把市场机制引入海尔内部,实现快速的创新。从1998年到2003年,5年的时间,海尔的组织就调整了42次。许多管理干部更是每周工作70个小时。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瑞敏直言进行组织变革“太累了”。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