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酱油行业增长空间几乎见顶,海天味业的成长性承压已不可避免。
靠着“一瓶酱油”,做到2700多亿市值,坐稳行业龙头地位,外界为之惊叹。
近两年来,调味品巨头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天味业”)股价一路飞涨,突破百元,进入百元俱乐部,市值也一路飙升至2751.68亿元(截止到7月22日收盘),被人称为“酱油中的茅台”。
然而,“盛世”之下,隐忧已经显现。业绩增速“跑不赢”市值,被指存在泡沫;酱油行业增长空间几乎见顶,海天味业的高端化突破也未见起色,成长性承压已不可避免。
业绩增速“跑不赢”市值
纵向来看,海天味业的最近5年的财务数据可谓相当稳健。
自2013年以来,海天味业的年营收从84.02亿元上涨到了2018年的170.34亿元,净利润从16.06亿元增长到43.65亿元,数年间,收入累积增长102.78%,净利润增长171.92%。
但如果与市值相比,业绩的增速则慢太多。相比2014年2月上市之初的530亿元上下,如今超过2700亿元的市值,五年内已经上涨了六倍以上。
横向对比,这一市值的惊人程度更加显著。
乳业巨头伊利股份2018年营收为795.53亿元,净利润达64.52亿元,均大大超过海天味业,但伊利的股价在30元上下,总市值是1900亿元左右。
从市盈率来看,伴随着营收和市值的飙升,海天味业的市盈率已经超过50倍,而同为调味品行业的中炬高新,市盈率在40倍左右。茅台的市盈率则在30倍左右。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餐饮市场爆发是调味品市场繁荣的核心原因,海天味业受到资本青睐可以理解,“但这么高的股价,还是存在一定的泡沫。”
就海天味业市值泡沫问题,本刊记者致函海天味业公关部门,对方以领导出差为由拒绝了采访。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热捧、股价飙升的情况下,海天味业的高管近一年来却频频减持。
记者梳理发现,从去年8月至今年6月,公司董高监共计进行了35次股份减持,共计减持套现超过1亿元。其中,2019年套现8135.8万元。
今年5月20日,海天味业监事陈伯林因“家属误操作”,减持公司股份套现1178.47万元同时,“误买入”2000股,成为近半年唯一一次增持。
而自今年5月下旬海天味业股价突破百元后,公司董高监成员张欣、吴振兴、陈军阳、叶燕桥4人在百元价位卖出21万股股票,共计套现2261.3万元。。
“高管减持不会影响日常经营,但可能存在高管清空后离职的潜在问题,极端条件下会导致经营不稳定。”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说。
对此,海天味业董秘张欣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从股东减持的量可以看出,是很小的一部分,对海天的生产和经营不会造成影响。
天花板来了?
近些年,海天的成长确实肉眼可见,但接下来是否还能保持高歌猛进?
记者通过梳理海天味业财报发现,2017、2018两年,海天味业的库存增加明显。作为核心产品的酱油,2018年库存10.65万吨,比上年增加54.80%,2017年和2016年库存量分别为6.88万吨和4.45万吨。
酱油是海天味业的主营业务产品,是其支柱产业。根据财报梳理发现,2018年酱油的营业收入为102.3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0.09%。据此,有媒体及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这可能意味着海天味业的经营遇到问题。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