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同时也表示,虽然大白兔也意识到了保持年轻化的重要性,并开始做出改变。然而,转型并非易事,老字号寻求年轻化也要找准定位。虽然凭借时尚定制产品可以满足年轻人的猎奇心理,但却无法成为常态。
营销续命?
不难发现,大白兔已经逐渐开始侧重市场营销,与不同品牌跨界合作,为产品注入年轻血液,瞄准80、90后主力消费人群,踩准年轻人的怀旧情怀,在社交媒体的带动下,一次次的跨界合作都引起刷屏。
宁愿被指失去了大白兔的味道也要坚持做跨界营销,对大白兔而言是不得不去做的选择。据媒体报道,作为民族老品牌,过去几年,上海大白兔糖果厂经营日益惨淡,净利润连年直线下滑。
2010年12月,上海梅林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其中募集资金10.32亿元拟用于收购冠生园集团全部食品主业经营性资产,冠生园旗下拥有“冠生园”和“大白兔”两大品牌。
上海梅林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8年,主要生产大白兔奶糖的冠生园净利润从1.26亿元增至1.92亿元,期间,上海梅林的净利润从1.52亿增至3.89亿。这对于营收超过200亿的上海梅林而言,净利润的表现算不上优秀。
但另一方面,上海梅林的销售费用却增长迅速,公司销售费用从2011年的5.77亿增至2018年的16.3亿元。不过,无论从母公司的实力来看,还是从大白兔奶糖在市场中的反响来看,大白兔已经不再是传奇了。
2014年,糖果行业开始遭遇“行业寒冬”。由于传统的糖果行业并没有搭上消费升级的“快车”而是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慢慢落伍,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糖果行业将持续低迷,负增长在10%以上。
实际上,大白兔的寒冬来得更早一些,公开资料显示,大白兔早期是有独立IPO的想法的,然而,因为经济危机以及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使光明食品集团内部的业务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当时,由于奶源问题,大白兔奶糖因召回及停销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奶糖就遭受巨大损失。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目前传统糖果市场再无更多空间给大白兔去获取,随着整个市场遇冷,在无法从自身产品上获得更多发展可能的情况下,选择跨界是它唯一的突围途径。
业内人士认为,年轻化只是大白兔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一次次的试水,确定大白兔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从目前看,大白兔仍处在转型的迷茫期。
(来源:华夏时报网 姚露 金晓岩)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大白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