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业承压
激进会计政策背后面临的严峻现实是,信立泰的主力产品青黄不接。
自2009年上市以来,信立泰一直依赖单一明星产品打天下,这款明星产品的通用名是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商品名是泰嘉,是抗血小板凝聚首选药物,拥有 25mg、75mg 两个剂型。
氯吡格雷原研药是赛诺菲的“波立维”,曾是全球第二大畅销药,1997 年上市,年销售峰值曾超 100 亿美元,2001 年进入中国市场。信立泰的氯吡格雷为国内首仿,2000年获批上市,2009 年泰嘉在全国公立医院销量占比超过波立维,2016 年已经达到50%,销售额占比35%。
自上市至今,泰嘉一直都是信立泰最核心的收入和利润来源。2009年上市之初,泰嘉当年的销售额大约有3.64亿元,2018年按照光大证券预计销售额达到32亿元,10年之间足足增长了接近8倍,从而成就了过去的高增长神话。
然而,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基数变大、竞争者增多以及集采政策的实施,泰嘉已经难以再承担增长重任。
2000-2012年,国内氯吡格雷市场的玩家除了原研药以外,只有信立泰这一家,竞争格局良好。而在此之后,这种竞争格局被打破,2012年乐普医疗作为二仿获得氯吡格雷批文,2019年5月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拿到氯吡格雷批文,竞争格局不断恶化。
集采政策的推出和实施,则进一步恶化了这款明星产品的外部环境。
2018年12月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试点城市招标结果公布,中选品种25个,信立泰的氯吡格雷成功入围,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公司规格包装为75mg*7片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拟中选价格为22.26元,相对于该产品2018年最低中标价下降约58%。
市场普遍预期,这款明星产品将会遭受重创,而信立泰至今还没有能够扛起大旗的新品种。
目前,除了氯吡格雷片以外,信立泰在售的品种还有三个:信立坦、泰加宁、泰仪。信立坦(药品通用名:阿利沙坦酯片)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规格为240mg/片及80mg/片,已于2017年7月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泰加宁(药品通用名:注射用比伐芦定)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用于成人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泰仪(药品通用名:替格瑞洛片)为国内首仿上市,是一种直接作用、可逆结合的P2Y12血小板抑制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按照光大证券预计,信立坦、泰加宁2018年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亿元、3亿元,替格瑞洛由于刚上市形成少量销售,这三款产品与泰嘉的销售体量均相差甚远。
因此,主力产品青黄不接,令信立泰陷入上市以来最困难时期,业绩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财报显示,2017-2018年、2019年1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8.36%、11.99%、5.51%,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97%、0.44%、-22.57%。
信立泰未来能否顺利度过这段暗黑时刻,关键要看新品种的放量状况,以及在研品种的进度,而这一切都有待持续观察。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记者 杜鹏/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信立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