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担保方深圳腾势债台高筑 连续四年陷入亏损“泥潭”
事实上,比亚迪的问题不止于此,其被担保方深圳腾势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2016年11月7日,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腾势。截至2018年年末,比亚迪和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各持有深圳腾势50%的股权。
2018年12月31日,比亚迪为深圳腾势提供了高达6.15亿元的担保。而深圳腾势并非比亚迪的子公司,而是其合营企业。
而2019年2月1日,比亚迪董事会通过了《关于拟对参股公司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增资的议案》,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汽车工业”)对腾势新能源增资人民币2亿元,全部作为注册资本。而此次增资完成后,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汽车工业持有腾势新能源的股权比例仍保持为50%。
这已不是深圳腾势第一次获得股东双方的增资支持。据公开的年报,2017年7月,腾势汽车获得股东汽车工业和戴姆勒共10亿元增资;2018年5月28日,汽车工业再次对深圳腾势增资4亿元。今后若失去了股东双方的支持,深圳腾势未来能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
在比亚迪为其“行便利”的背后,而深圳腾势并非“省油的灯”。
2015-2018年,深圳腾势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4亿元、4.32亿元、9.75亿元、4.71亿元,2017-2018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0.74%、125.68%、-51.65%。
在净利润方面,2015-2018年,深圳腾势的净利润分别为-5.69亿元、-13亿元、-4.77亿元、-8.88亿元,连续四年亏损。
不仅营收增速“坐过山车”、连年亏损,深圳腾势的汽车销量也呈下滑趋势。
据汽车之家源自乘联会数据,2015-2018年腾势汽车销量分别为2,888辆、2,287辆、4,713辆、1,974辆。同比增长分别为-20.81%、106.08%、-58.12%。
此外,深圳腾势的资产负债率频频“越红线”。2015-2018年,深圳腾势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5.42%、98.74%、84.29%、84.04%。
雪上加霜的是,深圳腾势的产品或单一。
《金证研》沪深资本组通过深圳腾势官网发现,2014年,腾势至臻正式入市;2017年,深圳腾势推出腾势400;2018年,腾势500正式亮相,目前具有荣耀版和时尚版两种车型。最近五年,虽然其充电系统有升级,但深圳腾势旗下始终仅有这一款产品,且与其他新能汽车相比,其价格偏高。
与此同时,深圳腾势汽车还存在被召回的“黑历史”。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2018年6月15日,比亚迪子公司汽车工业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8年6月15日起,召回2014年9月19日至2017年12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深圳腾势汽车,共计10,064辆。召回原因为前排安全气囊配备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气体发生器,该发生器存在安全隐患。
令人费解的是,此前深圳腾势汽车也曾因高田公司的产品问题被召回。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据,汽车工业自2016年9月30日起,召回2015年6月17日至2015年10月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腾势纯电动汽车,共计759辆。
选择高田公司作为其“猪队友”,对市场保有量本来就不高的深圳腾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深圳腾势身后的诸多问题,或为比亚迪“添堵”不少。
来源:《金证研》沪深资本组 修远/研究员 映蔚 唐里 洪力/编审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比亚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