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A股医药上市公司正掀起分拆子业务赴港上市风。
前脚刚有与A股主板医药巨头恒瑞医药(600276.SH)旗下有千丝万缕关系的豪森药业在今年 4月11日在港交所重新提交包含2018年财务数据的招股说明书;后脚就有创业板上市机构泰格医药(300347.SZ)旗下子公司方达控股(Frontage Holdings Corporation)欲冲刺港交所。
“5月3日港交所公布的是方达控股聆讯后资料集为草拟版本,当中所载资料并不完整,亦可能会适时作出更新,如果一切顺利,方达控股将于今年6月正式登陆港股。”5月11日,泰格医药两名资深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然而,记者查询资料发现方达控股是2001年在美国成立的一家在全球制药业声誉极佳的合同研发组织(CRO),其在2014年8月被泰格医药以3亿元人民币收购,并很快成为泰格医药的重要业务板块和现金奶牛。时隔五年之后又被泰格医药“分拆”赴港上市,在其财报中又显示,在2016年至2018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仅有48万美元、130万美元和169万元,仅占营收的0.98%,1.85%和2.0%,而营销费用却分别高达189万美元、157万美元、258万美元。
这也是方达控股二度冲关香港IPO。
二度冲关
根据资料显示,方达控股于2018年6月29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2018年11月9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表示对方达港股上市事宜无异议;2018年11月23日,方达发行上市保荐人收到香港联交所向其发出的信函,指出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审阅方达的上市申请,但后来失效了;2019年3月8日,方达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更新更正后的上市申请文件,发起了二次冲关。
在泰格医药全球33家子公司中,为何独独选择拆分方达控股赴港上市?《华夏时报》记者就此致电泰格医药董秘办,被告知“公司目前正处于上市前敏感期,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
“作为业界知名的要赴港上市的全球性CRO公司,年度研发费用却仅占总营收的2%,比国内对高新技术企业最低3%的要求都还低,方达控股是否为自己声称的研发型企业恐怕要打个问号。方达欲赴港股上市,研发费用如此之低,重销售而轻研发,这一点信息披露会对它非常不利,而且即使在香港上市了,市场表现也不会太好,投资者应该会看清楚它的财务报表。”5月12日,经济学家余丰慧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
泰格医药和方达控股的“姻缘”要追溯到2014年。当年5月7日,泰格医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香港泰格拟以5025万美元现金支付方式,收购美国方达控股69.84%的股权。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葛寿净对此分析,泰格医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临床试验方面的优势与方达控股在中美两国生物分析和CMC产品研发服务方面的优势形成互补,两者的结合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个从临床前研究到后期临床试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而《华夏时报》记者根据更新后的方达控股招股说明书了解到,方达公司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64万美元、7025万美元及8311万美元,净利润分别为665万美元、1016万美元及1124万美元。其2018年的营业现金流收入、净利润及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速分别达18.31%、10.52%、235%。相比较而言,同被并购的北医仁智和捷通泰瑞泽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而在美国收购的康科德(Concord)公司,将方达医药的毛利润直接拉低。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国内CRO行业另一巨头药明康德美股私有化回归国内A股时,市值仅210亿元,但通过拆分旗下子公司赴新三板和港股上市后,其总市值达到1700亿元。
余丰慧也分析指出,泰格医药拆分方达控股到香港上市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为增加整个泰格医药整体的市值,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市值越大说明自身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越强。泰格此举和药明康德从美股私有化回归国内A股后拆分旗下子公司赴新三板和香港上市有异曲同工之妙。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泰格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