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汾酒集团就曾发布通知,称有原汾酒集团营销处离职人员在离职后继续使用汾酒集团营销处的名义,欺骗和忽悠各级合作伙伴及单位。
山东温和酒业总经理、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认为,贴牌酒、开发酒业务对于酒企自主品牌的伤害很大。他对时代财经分析称,“因为贴牌代理商不是品牌的拥有者,所以经常做一些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事,比如电视购物、低价销售和虚假宣传等,对品牌造成伤害”。
肖竹青进一步指出,贴牌酒、开发酒并不是洪水猛兽,对于酒企而言依然有着提高市场占有率、放大品牌声音的作用,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厂家如何管控?如何防止其“做大”后反过来稀释主品牌价值。
清理已成趋势
放眼整个白酒业,因为开发、贴牌产品对于主品牌已经逐渐形成为一种伤害,厂商们越来越爱惜自己的羽毛,清理这项业务已经成为趋势。
今年2月,贵州茅台集团发布通知,要求全面停止包括茅台酒在内的各子公司定制、贴牌和未经审批产品所涉业务,就地封存,不再生产和销售。
4月,五粮液也下发多个通知,宣布停止旗下PTVIP等4个产品的22个规格的合作,并梳理和调整了25个产品的46个规格。
另一家名酒企泸州老窖也早已从2015年起逐步清理旗下冗杂品牌。据其官方发布的数据,两年时间内,共将产品条码数量缩减了90%以上。
总体来看,以上企业的开发、贴牌产品大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而为了防止这些产品对其主力品牌的过度稀释,维护高端形象,酒企们不得不对这一模式动刀。
与此同时,对于茅台、五粮液这类头部酒企来说,随着飞天、普五主力产品的产量触顶,今后长时间内将面临主力产品难以为公司的营收继续贡献太多增量的尴尬。
今年3月28日,茅台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李李保芳就对外表示,“茅台酒是稀缺资源,今年底完成扩建后,很难再考虑扩建,赤水河的水已经不允许再扩建了,现在卖的酒满足不了市场的1/3,多生产你们喝的茅台酒就不是茅台酒了。”
五粮液普五的配额多年来也一直未能有大幅度的提升。据其官方数据,2019年五粮液普五的整体配额为1.5万吨,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和2017年为1.8万吨左右。
因此,除飞天、普五之外的其他系列单品(即系列酒)将成为茅台、五粮液营收的重要增长点。对于贴牌、开发业务的整肃,反映了这些酒企欲扶持系列酒地位的意图。
蔡学飞表示,长期以来,贴牌产品在茅台、五粮液这类企业当中不是主流,并且一直在不断精简,清理这类产品对自身业务的影响并不算太大,而且也能给系列酒腾出市场空间。“一个是能够带来更高收益的亲儿子(系列酒),一个是有可能损害自身品牌的干儿子(贴牌酒),还是要区别对待的。”
茅台一直致力于打造大单品,在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茅台集团表示,将集中打造一批40亿元、30亿元、20亿元、10亿元级的大单品,推动“茅台家族”系列发展壮大,形成更强大的茅台品牌集群,突破飞天茅台一家独大的局面。
五粮液在2018年年报中提出2019年公司要实现营业总收入500亿元。为确保该目标的实现,公司推出的举措之一,就是强化品牌大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打造“1+3”、“4+4”的系列品牌体系战略。
蔡学飞认为,贴牌产品实际上就与茅台、五粮液自有的产品产生了内耗,对贴牌的整顿会有利于系列酒的成长。“这些系列酒多为中端和次高端产品,售价在300元人民币左右,这也是未来茅台酒的主流价格,但又无可避免与贴牌产品的价格发生重叠。”
不过,清理门户也并非易事。
以汾酒为例,近年来,汾酒集团一直在压缩合作商数量。但是按照上述汾酒经销商对时代财经的表述,贴牌酒的合作方与厂家的关系复杂。“贴牌方并不单是授权商,他们也是厂家产品的一大客户。即使有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实现。”
来源:时代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汾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