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叫汾酒,其实有两个牌子,两套制造、营销、流通模式,这样的模式当然不止于汾酒一家。
据业内人士称,开发商模式曾让汾酒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案后,汾酒受到波及,销售受到影响,省外市场快速流失。
受益于合作开发模式,汾酒在2004年之后迅速崛起,利用集团开发模式,让汾酒在白酒市场里站稳脚跟。
在合作开发模式中,汾酒出品牌,合作开发商出资金、渠道,这一模式可以让汾酒用最小成本实现市场扩张,通过开发商获得每年稳定的包销量,并进一步触达消费群。
但如同硬币的另一面,合作开发模式的市场生命线完全依赖于汾酒的品牌背书,一旦合作开发商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忽视质量,通过掺杂其他来路不明的酒水,再高价卖给消费者,就将透支汾酒的品牌公信力。
对于品质要求更高的消费者而言,一旦发现自己花了大价钱买的某品牌酒是贴牌、质量不佳,就很可能演变成一场集体性的信任危机。
汾酒品牌酒乱象暴露酒业扩张软肋。
面对较好的市场形势,如果酒类品牌为了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而放任合作商高价售卖低质酒,看似占据了更多市场份额,却是以损害消费者权益所换来的。那么一旦被媒体曝光或者消费者举报,市场反弹恐怕比想象来得更猛烈。
财经评论人毕舸指出,与其等着舆论声讨、政府查处、品牌塌陷,不如珍惜羽毛,抓紧对开发商模式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予以纠错,这才是包括汾酒在内的各类品牌最需要做的。
汾酒急于扩张,不仅是为了尽快回归一线白酒阵营,更在于想要通过市场扩张,顺利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目标。
据报道,日前,第十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山西省国资委拟任副主任、企业改革处处长高春毅在会上表示,作为首批试点企业,随着汾酒集团改革的持续深入,汾酒集团将在2019年年底通过整体上市的方式,实现集团公司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若是2019年底汾酒集团能够顺利兑现整体上市的承诺,这将是A股第一家实现集团整体上市的白酒企业。
实际上,汾酒集团整体上市的消息不时就会被媒体报道,而且,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也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并将成为其工作生涯的一个主要构成。
为此,汾酒集团也在剥离非主营业务!
2018年6月,汾酒文化商务中心项目转让签约暨山西建投集团“双创基地”揭牌仪式在太原举行,李秋喜业出席了签约仪式。
李秋喜就明确指出,此次签约是汾酒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工作部署,实现整体上市、针对非主营业务剥离的重要举措,也是建投集团壮大主业、推进专业化重组的战略选择。
希望建投与汾酒双方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合作、主动作为、实现共赢的胸怀与责任担当,落实好签约事宜,加快推动相关工作进程,为项目的早日完成共同努力。
在此之前,山西国投董事长王俊飚还表示,为了支持汾酒集团整体上市,剥离旗下无法装入上市公司的辅业资产,山西国投旗下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溢价收购汾酒职业篮球俱乐部资产。
当时,媒体在报道中就透露,继山西男篮之后,汾酒集团继续剥离非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进程或将进一步加快。
《五谷财经》注意到,2018年前三季度,汾酒集团(全称“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106.39亿元,和2017年同期数135.42亿元相比,缩水21%以上。
不过,同期,汾酒集团净利润水平却得到了提高,业界直言,成本那么低,售价却很高,净利润自然很丰厚了。
公开资料显示,汾酒集团是以白酒生产销售为主,集贸易、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集团下属5个全资子公司,11个控股子公司,2个分公司,1个隶属单位。集团现有员工近10000人。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2018年11月,汾酒集团发布了紧急通知称,原汾酒集团华东营销处离职人员:王新、王雪明、陈晨、陈文书;华北营销处离职人员:陈雪花、李晓勇、何杏;以上离职人员继续使用汾酒集团营销处的名义,欺骗和忽悠各级合作伙伴及单位。
汾酒集团似乎对此非常“恼火”,特别提醒大家小心注意,并建议合作伙伴及单位,及时拨打销售公司及各地营销处电话确认和投诉!
“不少酒企都曾遭遇汾酒集团这样的事情,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一些离职员工打着原单位的旗号,继续忽悠合作伙伴,不知情的企业还为此吃了亏,”一位酒企人士告诉《五谷财经》,相较于其他行业人员,营销人员波动较大、离职概率较高,加之数量众多、人员庞杂,离职之后,难免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建议酒企与合作伙伴及单位成立对接渠道,及时有效地互通消息,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麻烦。
来源:五谷财经 五谷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