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新京报》刊发了题为“汾酒开发品牌酒乱象:有合作商私灌散装酒高价卖”的专题报道,将汾酒置于了风口浪尖。
报道显示,在山西太原、汾阳等地,汾酒厂生产的股份酒,其市场批发和零售差价不大且稳定,而批发价30元一瓶的“开发酒”,对外零售价能达到600元左右。
除了价格,很多不同品名的“开发酒”,包装上虽都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样,但无法查询具体开发商和酒水生产厂名厂址等信息,更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和经销商借此漏洞,用三无散酒灌装冒充汾酒。央视前主持人、知名媒体人王志安直言:“这相当于厂家销售假酒”。
同时,白酒营销专家、山东温和酒业总经理肖竹青指出,“目前杏花村的贴牌酒较多,售价低廉,长此以往,必然会稀释汾酒品牌的含金量,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对此,新京报记者在汾酒集团定制产品事业部负责人张玉明(化名)处得到汾酒集团确实存在集团开发酒一说。
“汾酒集团近段时间来一直在压缩开发商的数量,也通过提高门槛来对品控做出监管”。张玉明介绍,“现在汾酒集团开发酒的业务暂停,主要是开发酒市场已经乱套,影响到了集团品牌。”
《新京报》的报道刊发之后,虽然酒业媒体集体选择沉默,但是,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纷纷予以转发和跟进,这让汾酒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对此,汾酒集团于4月22日在官微信紧急发布《声明》,声称已经注意到《新京报》的相关报道,集团公司高层已经召开紧急会议,依据集团公司去年十月份开始的产品瘦身工作总体安排,针对报道中的内容进行核查。
对杏花村镇周边商铺存在的假冒侵权产品问题,请求汾阳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进行查处。汾酒集团将对于能够核实的问题进行整治、整改。
然而,这则官方声明也引发了一定质疑!
“从媒体报道来看,汾酒开发品牌酒乱象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然而,在媒体曝光之前,汾酒却一直没有解决,这不是很奇怪嘛,”一位酒企人士告诉《五谷财经》,作为汾酒掌门人的李秋喜,应该带头反思。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汾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