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之家”)发布了2018年年报。年报显示,海澜之家全年实现营收19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比增长4.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5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比增长3.78%,扣非净利润为32.68亿元人民币,微跌0.63%。
“海澜之家,男人的衣柜”,一句广告语成就了一个“国民男装”品牌。然而,近年来海澜之家却出现了增长速度下降,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正在寻求品牌升级转型的突破。
业绩增速放缓
近年来,海澜之家的业绩呈现出增长疲软的态势。2014-2017年,海澜之家净利润分别为23.74亿元人民币、29.53亿元人民币、31.23亿元人民币和33.2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75.83%、24.50%、5.74%和6.5%。
公告显示,2018年海澜之家主品牌实现营业收入151.54亿人民币,同比仅增长2.62%;而在2014年-2017年期间,海澜之家主品牌海澜之家的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1.25亿元人民币、128.74亿元人民币、140.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幅分别为49.58%、27.16%和8.98%,呈逐年下滑趋势。
在此背景下,海澜之家积极寻求转型突破,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先后跨界到女装、童装、家居、海外等多方面的业务市场。例如,先是对快时尚品牌UR增资1亿元人民币,收购英氏婴童用品有限公司44.0039%的股权,后又开设了4家HeilanHome优选生活馆,售卖各类生活杂货以及时尚家居用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主品牌发展滞后,逐渐失去了在公司中的占比份额。公告显示,海澜之家主品牌实现营业收入151.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2%;爱居兔营业收入为10.9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68%;圣凯诺实现营业收入21.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82%;其他品牌营业收入为3.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78%,增速差距明显。
“轻资产模式”存隐忧
海澜之家实行轻资产的运作模式,将生产环节进行外包,门店开设以加盟模式为主,公司则把经营重心放在品牌打造、渠道运营和供应链管理上。
从整个供应链条来看,上游供应商负责生产提供商品,下游加盟商是最终销售端,海澜之家提供品牌和管理。
在采购环节,海澜之家采取的主要是以零售为导向的赊购与滞销商品可退货相结合的模式,采购时约20%的产品为买断,其余均为代销。
由于海澜之家采用加盟模式,加盟商只负责支付相关运营费用,所以不必参与加盟店的具体经营,所有门店的内部管理均委托海澜之家全面负责。
对此,日播时尚的物流总监刘新发对中国资本观察(www.zgzbgc.cn)表示,海澜之家可以理解为线下的天猫店,加盟商贴海澜之家的品牌去卖货、交加盟费和押金,海澜之家提供专业培训和门店设计规划并统一标准,供应商对自己生产过程、品质和产能负责。
另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供应链条是否足够灵活,要求从需求端快速传递到生产端。就海澜之家的轻资产模式来看,供应商代加工、加盟商销售、海澜之家进行品牌管理,三者相互分离,对市场需求变化、货品管理、销售数据等方面难以做到有效统一,对终端销售缺乏敏锐的反馈,很难对消费需求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因此,久而久之就埋下了库存积压的隐患。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澜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