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销售额不及预期,泰禾方面认为,泰禾集团早在年初就曾对所谓的“2000亿”做出澄清,而在地产行业整体面临困境的大环境下,泰禾集团也早已调整发展策略,主动放慢速度,寻求更加稳妥长远的发展。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泰禾官网在2月19日曾发布一篇题为“新年首周劲销15亿,北京泰禾开年新品亮剑”的文章,文章中表示,在春节后的首周,北京泰禾的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
有意思的是,近日泰禾北京某豪宅降价900万元卖房被业内认为是为了快速回笼资金。泰禾方面回应只是宣传噱头,并不是所有要卖的房子都降价,只是有个别几套拿出来作特价。
肖磊认为,从现有数据看,其销售额是低于预期的,甚至可能出现下滑,从泰禾的一些举动来看,为了降低债务率,泰禾已经在做收缩业务的动作。如果2019年市场整体没有复苏,那么未来业绩可能会更具挑战,下滑的概率较大。
“泰禾肯定是不会承认降价销售的,这是地产的大忌,但实质上开始降价销售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回笼资金,而且不仅仅是泰禾,诸多高档楼盘都出现了降价销售,北京一些单价较高的楼盘价格松动也比较明显。”肖磊指出。
经营现金流连续6年为负
虽然2000亿销售目标受到质疑,但泰禾从名不见经传的福建房企蜕变为全国闻名的闽系黑马,用5年时间完成从百亿到千亿规模的跃升。特别是在2016年后,以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完成全国化布局。
长江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2017年是其收并购势头最为猛进的一年,其中2017年8—9月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攻城掠地,快速落子,9次出手,有7次是通过收并购,涉及金额超过120亿元,从2017年全年来看,其全年36个新获取的项目中,多达30个项目是通过并购及购买资产的方式获取,合计投入资金高达552.40亿元。
2018年,并购仍然是泰禾集团重要的拿地方式。中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泰禾通过收购和招拍挂方式获取8块土地,新增土地面积157.02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储备建筑面积157.11万平方米,土地投资金额57.88亿元,其中5个项目通过收购方式获得。
高歌猛进,开疆拓土下,业绩翻倍。数据显示,2015-2017年,泰禾集团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148.13亿元、207.28亿元和243.31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约13.25亿元、17.07亿元以及21.24亿元。2018年公司净利预增超23.42亿元。
并购已经成为了泰禾在增加土地储备方面的“新常态”,同时带来资金的压力。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12-2017年,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分别为:-8.02亿元、-114.41亿元、-166.26亿元、-23.51亿元、-101.41亿元、-125.53亿元,经营现金流连续6年为负。
负债方面,截至2018年9月底,泰禾集团的负债高企,其中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646.73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74.41亿元。
不过,2018年其经营性现金流转正。2018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亿元,去年同期则是-64.03亿元,同比增加,现金流情况改善明显,可以看出高杠杆的泰禾今年在着力加强回款。
从行业里看,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获取土地可以降低拿地成本和风险,缩短项目开发周期,快速扩张公司土地储备规模。同时也会面临高周转带来的压力,那么,泰禾集团近几年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存在哪些风险?
肖磊指出,在高速增长阶段激进扩张问题不大,但在市场整体收缩、资金成本升高的情况下,扩张带来的债务压力会显现,这种情况下,整个内部系统的管理会受到影响,从而传导至具体的房地产项目,所以泰禾集团目前面临的问题除了资金面,可能内部管理和具体项目的执行,都会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宋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泰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