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站往外走,不过5分钟,就到了凯德项目的销售中心。
因为是工作日,销售中心没有周末的那般热闹喧腾,洽谈区的几张小圆桌周围坐着三三两两的客户,正在和置业顾问小声地交谈着。
这是凯德集团在广州刚开盘不久的“双桥8号”,该项目是大坦沙更新改造项目——一个含住宅、商业、产业等于一体的超大型旧改项目的首个住宅楼盘,位于广佛交接、四面环水的大坦沙岛上。
大坦沙作为凯德集团在国内第一个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同时也是列入“新加坡-广东合作理事会”的重点项目,凯德集团结合新加坡“花园城市”理念,对大坦沙全岛居住、交通、绿化、医疗、教育、商服、文化等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建成国际化花园岛屿。
按照此前披露的信息,凯德集团在这个项目上的投资将超过500亿元,新建建筑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含复建房)。但对比其2018年在中国的诸多动作来说,这个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小。
一场“事后张扬”的交易
2018年,凯德集团做了非常多的事情。
首先,凯德集团在2018年开年之初就丢出了一个“重磅炸弹”——向万科印力出售20个购物中心所属项目公司的100%股权,总代价约人民币84亿元。
交易涉及的20家购物中心,凯德平均持有运营时间10年,项目平均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不包括停车场在内)。而这些购物中心分布在19个城市,其中14个城市为凯德仅有单一项目布局的非核心城市。
20个购物中心,价值84亿的商业资产,交易对方的份量……所有的元素,都让凯德成为了媒体聚光灯的焦点。
这次重磅交易让外界对凯德集团多年来的资产管理策略一览无余,让人们更清楚了解到凯德模式的价值核心。当然,也会有更多人关注凯德接下来的动作:
“所获资金将用于在中国继续投资优质物业,进一步强化凯德集团在华五大核心城市群——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及周边城市的业务布局和规模优势。”
凯德集团这样解释2018年接下来的动作,但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凯德集团就已经在上海、广州等城市加大了投资。
2017年6月和12月,收购上海国正中心和五角场商办地块;2017年11月,35亿收购广州乐峰广场;2018年4月在华东签署两份产城融合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6月,57亿收购重庆两江春城项目;2018年8月,斥资20.53亿元获得位于增城区荔城街蒋村村、新联村的两宗地块。
最近的一宗交易是2018年11月12日,凯德以人民币8.82亿元拍得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州科学城核心区的商业商务用地。时隔一天,又献上了另一场“重磅交易”:以127.9亿元收购上海虹口星港国际中心项目,预计项目投资总额约200亿,计划打造为上海第三座来福士。
资料显示,该项目是一幢高层建筑群,被誉为“上海最高双子楼”,建筑面积约为42.76万平方米,将于2019年下半年分期开业。
这种积极的风格在2019年也依然保持着。新的一年才开始不过7日,凯德就拉开了2019年外资在上海收购资产的第一幕。
7日上午,凯德宣布,其与一家非关联第三方公司成立50:50的合资公司,斥资27.52亿元收购上海浦发大厦约70%面积,涉及建面约4.2万平方米。公司方面称,该收购项目将作为种子资产投入至凯德即将成立的增值型私募房地产基金,促进凯德在核心商圈的战略布局更加多元化。据悉,该新基金将着力于关注亚洲重要门户城市的商务房地产项目。
从综合体到多元化创新
2018年开始,凯德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和布局明显加速了许多。
首先是“有卖也有买”——卖掉20个购物中心给万科印力之后,凯德也收购了重庆、广州、上海多个项目。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综合体项目的拓展,凯德开始进军联合办公领域,然后签署了一些产业新城项目。
可以看到,凯德的投资和买入除了住宅或商业为主的综合体领域,也将视线投向了更多新的领域。
此前,凯德集团总裁(中国区与投资管理)罗臻毓曾对观点地产新媒体介绍过综合体战略制定的原因,表示如果单纯做住宅,凯德不一定能比得上很多国内的开发商,但加上商业,凯德更容易获取城市核心地区的土地,也更有自己的竞争力。
“凯德在中国做综合体有三点核心竞争力,首先是强大的综合开发能力,其次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庞大而专业的运营体系,第三是资本市场上的优势。”
凯德在中国内地获取综合体项目的力度和动机一直很充足——2017年杭州来福士、凯德·西城、长宁来福士、深圳来福士等项目接连开业,被认为是凯德的“综合体战略”收获之年。
“综合体战略是凯德面向未来的部署。”2018年7月初,罗臻毓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但同时,凯德也开始变得更多元、更创新。
2018年5月,凯德自创的共享办公品牌在上海国正中心正式亮相时,罗臻毓当时表示:“凯德一直都在转型,改变是必然的。”
实际上,凯德集团的变化在于,不再满足于纯粹拿地造房子,而是要做一个为房地产生态圈内提供附加值的优质服务商。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