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压力这么大,需要找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一位知情人士称,为了扩充兵马,近几个月以来黄其森密集挖角各路房企高管,几乎每天都在面试。
不止是管理层,泰禾的裁员也瞄准了入职不久的2018届“禾苗生”。据悉,“禾苗生”规模大概400人左右,目前全国已经裁掉了100多人。裁员的大致标准主要有学历和绩效两项。而今年7月份,泰禾集团就被曝出大规模裁员,涉及北京、上海等区域,裁员规模约二三百人。
无论是裁员还是换人,“精简队伍,节约开支好过冬”的意图都难以掩饰。但一次次的裁员中,泰禾不免失掉了“民心”,亦引发了外部投资者对泰禾“换员计划”背后越来越脆弱的资金链质疑。
2008年金融危机之际,黄其森曾承诺“不裁员、不降薪”“决不会将风险转嫁至员工,而是要让员工们坚信,企业与员工不离不弃,作为泰禾集团一员是值得骄傲的。”音犹在耳,物是人非。
质押甩卖能否“续命”?
曾长期浸淫金融机构的黄其森擅长融资财技。这一年,ABS、REITs、信托、私募、员工持股、美元债、股份质押等融资手段在泰禾身上的都得以一一展现。可惜眼花缭乱的融资手法仍难以满足泰禾的资金饥渴。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泰禾集团总负债2052.4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短期借款、应付费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859.9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149.69亿元。尽管资产负债率相比今年初下降了3.72个百分点,但仍高达84.78%。
大笔负债的利息逐渐吞噬着泰禾的利润。今年以来泰禾平均融资成本已经超过8%,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泰禾净利润仅14亿元,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费却高达2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泰禾集团还接连发行了三笔总额共计112亿元的永续债,今年上半年这些永续债的利息为3.49亿元,按照永续债三年利息翻番来算,届时利息更高。
而目前,泰禾集团大股东以及一致行动人已将所持公司股票质押殆尽。卖子公司、卖项目收益权成为泰禾的无奈之选。
对于此番以6.35亿元甩卖三家子公司100%股权,泰禾方面解释称,泰禾集团的资金链没有问题。这3家子公司所开发的楼盘已经进入尾盘阶段,所剩房源、车位不多,正好有其他公司愿意接手,因此将其整体转让。
资金链的紧张在拿地端表现得尤为明显。数据显示,泰禾2018年上半年拿地金额为50.2亿元,通过收购和招拍挂方式新增土地面积约为157.02万平方米,相较于2017年上半年新增土地储备304.54万平方米,拿地力度断崖式下滑。泰禾销售价格与拿地价格之比亦大幅于主流房企均值。
这已引起了国际评级机构的警惕。穆迪和标普纷纷下调泰禾评级。
穆迪助理副总裁兼分析师Wenhan Chen表示,穆迪对泰禾评级的下调理由是,泰禾薄弱的财务管理以及未来12~18个月加剧的再融资风险,同时泰禾的房地产销售收入也低于预期。
东方金诚出具的《泰禾集团:主体及相关债项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显示,从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来看,以公司现有债务为基础,在考虑债券提前回售情况下,公司在2018年4~12月、2019年和2020年到期需偿还的债务分别为384.02亿元、473.59亿元和477.99亿元,存在集中偿付压力。
利好的消息是近期泰禾集团频频获得授信。11月23日,光大信托为泰禾集团提供20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10月9日,上海银行为泰禾集团提供总额最高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
不过,一位金融人士指出,能不能贷到款,不是“授信额度”决定的,而是需要借款人的资质符合贷款平台的要求,才能顺利贷到款。泰禾的财务状况和被降级显然对其融资不利。
深陷资金链危机中的泰禾,这次能否成功度劫?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许倩)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泰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