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尔斯丹近日发布未经审核的三季度财报零售业务运营数据显示,期内莱尔斯丹自营零售业务等下滑,仅电子商贸业务总销售同比略涨。事实上,莱尔斯丹零售业务下滑已持续一段时间,店铺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早在业绩下滑初期,莱尔斯丹便开始重组,对产品、公司构架以及库存进行不同程度整改。然而,截至目前,莱尔斯丹业绩并未有明显提升,反而亏损面持续扩大。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鞋业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莱尔斯丹很难抽身,加之品牌老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莱尔斯丹想要重新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
持续走低
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11月的3个月中,莱尔斯丹自营零售业务总销售额同比下滑25.6%、同店销售下滑14.7%,电子商贸业务总销售同比仅增长1.6%。
虽然莱尔斯丹在公告中并未披露业绩下滑的具体原因,但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11月30日,莱尔斯丹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共设有565间零售店铺,同比减少145间,其中包括位于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的502间自营店铺,以及位于中国内地的63间特许经营店铺。
值得关注的是,莱尔斯丹业绩已连续四年下滑。数据显示,2013/14财年,莱尔斯丹业绩达到顶峰,经营收入突破20亿元,股东应占溢利高达2.87亿元。但从2014年3月初-2015年2月底的财年开始,莱尔斯丹每况愈下。彼时,莱尔斯丹经营收入与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滑分别为17.48%和34.08%。2016/17财年,莱尔斯丹股东应占溢利已下跌至7497.7万元;2017/18财年股东应占溢利再次下跌至5967.6万元,经营收入也同比下跌至11.31亿元。
接连重组
面对业绩逐步走低的趋势, 2015年2月,莱尔斯丹相关负责人曾表示:“2015年对集团而言十分关键,集团由传统线下垂直一体化零售商转型为线上线下全渠道品牌商,实现全新零售渠道模式。”
此前一年,莱尔斯丹宣布将中端CNE品牌做为O2O品牌,在成熟的网购平台开店并不断推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同时结合“快销模式”,不断优化供应链等。不过,对比当时关闭57家CNE线下实体店,新开8家CNE O2O店铺则难以对等。2016/17财年末,莱尔斯丹CNE品牌店铺再减少3家至22家,而对于CNE O2O店铺,却只字未提。2017/18财年,CNE店铺已减少21家至1家。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莱尔斯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