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花50元网购了4条南极人男士平角内裤,一度让我欣喜于赶上了活动价,捡到了大便宜。但内裤品质,与南极人大品牌在心目中的地位实不相符。
原来,南极人品牌所有商品均不自己生产,品牌的拥有方——南极电商只是品牌的运营方和吊牌的出售者。
那么,南极电商究竟是怎样一家公司?
卖吊牌,生意扶摇直上
南极人并不是行业内“品牌授权”模式的开创者,却抓住机遇,将其发扬光大。
2015年南极电商借壳新民科技上市时,它还是一家自营+品牌综合服务的公司。
“南极人”是张玉祥在1998年创立的内衣品牌,经过密集的广告投放,成为国内保暖内衣第一品牌。
在那些寒冷的冬天,穿一套南极人的保暖内衣,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只是奢望。
品牌成立之初,还有自己的工厂和渠道,产销一体化。
没过几年,行业竞争加剧,南极人、俞兆林、恒源祥、北极绒同台竞技,价格战愈演愈烈,整个行业受到冲击,产能过剩明显。
2008年,南极人学习同行 “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关闭自营工厂,将品牌授权给合作工厂生产,同时,签约合作经销商,授权其销售“南极人”品牌产品。
品牌授权模式,让公司砍掉了所有生产和销售环节,仅仅保留了品牌。
在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风口,南极人抓住了这一机遇,让产品品类从内衣、羽绒服,扩充到男装、女装、母婴、居家布衣等众多品类。
2012年,南极人在品牌授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NGTT”共同商业体模式,以品牌为核心,建立电商生态综合服务体系。
公司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通过品牌综合服务向合作工厂和经销商收取费用。
其中一项就是《南方周末》重点关注的卖吊牌。
2012年-2014年,公司对外发放标牌的数量,由2840万件增至8438万件,仅标牌使用费一项,就从422万元增至2742万元。标牌,就是包含商标、合格证、吊牌、吊粒、防伪标等一整套东西。
借外力,要做全品类王国
2014年之前,南极电商(002127.SZ)的营收规模还在3亿元以内止步不前,其中,近半营收尚由商品销售收入贡献。
上市之后,南极电商规模扶摇直上,营收在2015年达到3.89亿元、2016年进一步提升至5.21亿元,同期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和3.01亿元。
斑马消费注意到,2016年,公司品牌综合服务收入为4.6亿元,占公司营收总额的88%。
品牌综服务业务则涵盖品牌服务费和标牌使用费。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业务的毛利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2017年更是达到了94.85%。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南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