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万达电影公布了二次修改的万达影视重组方案。
相较于今年6月份的版本,修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打折,万达影视估值由120亿元下调至110亿元;支付方式由发行股份+现金,改为发行股份;对赌期延长至4年,承诺利润较此前预案多出7.66亿元。
万达影视打折注入、自带枷锁背后,不仅是为了缓解万达电影的运营效率下降、业绩下滑的隐忧,更是为了打通影视行业上下游,让短期风险和长期疲软互相对冲。
万达电影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
万达谋划将电影公司万达影视注入院线上市公司万达电影(002739.SZ),已近3年之久。
为此,2017年上市公司特意将公司名从“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改为“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第一大院线公司,截止到2018年10月31日,万达电影共拥有直营影院573家,银幕5062块。
2018年1-10月,万达电影累计票房81.5亿元,同比增长12.3%,累计观影人次1.97亿人次。
就市场占有率来看,2017年,万达电影2017年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为13.5%,连续9年居全国首位。另外,因收购了澳洲院线公司Hoyts,万达电影在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为22%。
尽管此前业绩增速惊人,但进入重组关键期的万达电影,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却踩下了刹车。
2018年前三季度,万达电影营业收入109.05亿元,同比上升7.06%,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上升仅0.31%。特别是2018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双降。
业绩下滑,首要原因乃是公司主营业务观影板块毛利率的下滑。
上市前的2014年,公司观影板块的毛利率为19.68%,此后一路下滑,到2017年仅为12.06%。
众所周知,电影院的放映业务大多不怎么赚钱,其中万达电影正是典型代表:营收占比六成以上的观影业务,毛利率较低;依托于观影业务的卖品业务和广告业务,毛利率超过60%。
此前几年,万达电影疯狂扩张:2014年底,公司182家影院1616块银幕,当年新增银幕369块;2015年1月公司上市后,2015-2017年分别新增银幕941块、1007块、1007块;2018年万达电影放慢了扩张速度,前10个月仅新增银幕491块。
万达电影大肆扩张的同时,公司的运营效率却不断下降。以单银幕产出为例:2014年公司单银幕产出为260万元,此后逐年下降,2017年为161.00万元(近年公司并未披露上座率数据)。
运营和业绩表现或许直接影响了万达电影的投资活动。2017年,公司对外投资额19.24亿元,同比下降41.70%;2018年上半投资额5506.85万元,同比下降96.43%。
万达影视的头部效应不再
11月27日,万达电影再次发布修改后的资产重组方案,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万达影视96.83%的股份,作价106.51亿元。
这是2016年5月首次发布重组预案后的第二次调整。
初版重组方案,收购范围包括了估值超过200亿元的传奇影业(海外资产),影视资产的整体对价为372.04亿元。
2018年6月修改的资产重组方案,不仅剔除了饱受争议的传奇影业,万达影视本身的估值也打了折扣。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万达电影重组修订:下调对价、剔除传奇影业、延迟业绩承诺时限
万达电影业绩承诺延至4年 利润承诺总额增至约40亿
万达电影百亿重组205亿商誉面临减值 巨无霸或致垄断
万达电影困局:标的估值缩水70% 股价严重倒挂
万达电影复牌后再跌停,阿里一天亏4.8亿
搜索更多: 万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