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还有机会
但如果目光放长远,你问美团的千亿金融梦到底靠不靠谱,答案是肯定的。
在氢媒财经看来,美团或者说餐饮外卖平台的金融机会,可能并不在于C端消费者。
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美团主要提供的是服务,而并非是标准化的商品交易,从购物到分期的常规路径很难走通。此外,如上文所言,要普通用户在美团上理财、借贷、用信用卡,不符合它给人的‘吃喝玩乐’的印象,用户习惯养成是大问题。
未来,餐饮外卖平台的金融机会,很可能在于B端中小商家及其背后的餐饮供应链金融领域。
其实饿了么已经抢先一步了,据报道,在过去10个月的时间里,其与蚂蚁金服向饿了么商户投放的应收贷款总额达到150亿元。
反观美团,招股书显示:截至4月底,美团应收贷款为20亿,向商家发放的与小额贷款有关的应收贷款总额为14亿元。而在Q3财报中甚至没有出现应收贷款的字样。据报道,在2016年、2017年后,美团的商家贷款数额在今年以来增速放缓到20%以下。
要知道美团从2015年起就开展小额贷款业务了,而饿了么金融服务是从2017年启动的。美团与饿了么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发展速度的差距,可见一斑。
当然,给商户提供贷款并不完全等同于供应链金融。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这个定义看上去不明觉厉,其实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平台基于数据干两件事:金融支持和风险控制。
但仅做两件事,却不是谁都能进入的。
传统商业银行干不来。一方面是因为餐饮商家多为中小型甚至小微型商家,银行看不上;另一方面,由于赊销已成为餐饮供应链交易的主流方式,这些中小供应商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
科技金融企业也干不来。与传统银行相比,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由于行业集中程度低、互联网程度低、数据采集难度高、质量差等原因,这些餐饮门外汉们也难以进入。
只有餐饮外卖平台能切入。其实说了半天,结论很简单:谁有足够的、完备的数据支持,谁能入局餐饮供应链金融。而为餐饮商家提供数据化营销方案的美团与饿了么,在这方面的优势更是得天独厚。
要知道,金融服务产品能否实现,标准化是最重要的一点。未来随着我国餐饮行业连锁化、中餐标准化的加快发展,也许3-5年后餐饮供应链金融可以摸索出成熟的经济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团与饿了么由于拥有让商户标准化的数据营销工具,优势尤为明显。
3、重拾旧梦?
距离美团提出‘有信心打造一个千亿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已过三年。
这三年间美团合并了大众点评,调整了一次又一次组织架构,业务边界从餐饮酒旅扩展至打车、民宿、新零售、共享单车甚至充电宝。外部战线也越拉越长,与阿里(饿了么)、京东滴滴、携程、ofo同时展开竞争。
王兴喜欢以亚马逊类比,他说亚马逊一度做手机、搜索、Prime,也是一个很全面的竞争。然而就在今年7月,亚马逊开始全面向金融行业进军,围绕支付、现金存款、借贷构建了自己的金融生态。
且不说远的亚马逊,就是仅在眼前的阿里+饿了么,也在金融方面跑的比美团快。
金融甚至可能是饿了么(借力阿里)弯道超车的方式。由此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动摇美团根基的。
首先,在战略层面。餐饮平台之间的竞争本质是对于B端优质商家的争夺。当前国内餐饮行业处于快速连锁化、品牌化阶段,快速扩张过程中,资金是刚需。而对于餐饮供应链金融的把控无疑能让平台拥有更多的掌控力。这或许是美团与饿了么在此后长期对峙中能决出胜负的关键点。
第二,在资金层面。众所周知,金融业务毛利率(一般在60%-100%)远高于餐饮外卖,美团将AI与数据技术全投入至提升外卖匹配效率上也仅提升了数个百分点,再提升的空间小。而将这些‘好钢’用于科技金融,可以为未来外卖大战甚至扩展‘不设边界的各种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第三,在人才层面。对于餐饮平台而言,养成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专业金融团队的难度,必定比阿里京东这样的企业难度大。美团应该像培养、锻炼地推人员那样趁早养成一支科技金融团队。
4、总结:
提出千亿金融梦的美团,三年来似乎仍在金融领域‘潜水’。面对借力阿里的饿了么在金融领域的超车,以及餐饮供应链金融市场,美团金融也并不着急‘上岸’。
美团或许是时候反思自己对于金融业务的态度了。重视横向扩张,轻视垂直延伸,至少在科技金融上会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
美团总自视餐饮行业老大四面出击,但这一弯道超车的机会或让他越来越难稳坐头把交椅。
来源:氢媒工场 Leo刘尊 商学院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