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系深陷资金困境,海航科技75亿元收购当当的交易告吹。9月19日晚间,海航科技发布公告称,目前资本市场等外部环境较预案披露时已发生较大变化,决定终止收购。实际上,海航科技面临250亿的短期债务压顶,资金链紧绷。
海航收购当当黄了。
9月19日晚间,海航科技发布公告称,目前资本市场等外部环境较预案披露时已发生较大变化,现阶段继续推进本次重组的相关条件不够成熟,决定终止收购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及当当网信息技术。
当当随即在官方微博中回应称,海航是令人尊重的集团,但发展过程中目前存在流动性困扰。并购的终止,对当当顾客、当当供应商、当当员工没有影响。
市界发现这笔交易其实早已暗藏危机,海航科技面临250亿的短期债务需要偿还,资金链岌岌可危,无力再出资收购当当。
可怜李国庆、俞渝本以为找到“如意郎君”,无奈遭海航半路抛弃。
250亿债务亟待归还
5个月前,海航科技、当当“喜结连理”,一个是激进的资本贵胄,一个是深耕近20年的老牌电商,这桩联姻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4月11日,天海投资(现航海科技)发布公告称,以75亿元的价格,收购当当科文100%股权以及北京当当100%的股权,其中,支付包括34.4亿元现金,以及募集不超过40.6亿元配套资金。
不过17天后,海航科技2017年年报,被审计师出具“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的无保留意见。
审计师提到,截至2017年12月31日,海航科技的货币资金余额累计人民币75.2亿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9.8亿元和290.2亿元。其中,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暴增497.88%至290.2亿元,是审计师出具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的无保留意见最重要的理由。
市界发现,海航科技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暴增,缘于子公司两笔合计42.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278.4 亿元)的长期银行贷款逾期,根据相关借款协议条款,银行有权要求海航科技的子公司 GCL 随时偿还上述借款,导致这两笔长期借款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科目。
42.7亿美元的债务要从收购英迈说起。
2016年2月,天海投资(现航海科技)以GCL为主体斥资59.2亿美元跨境收购英迈,其中,天海投资自有资金87亿元人民币、联合投资方国华人寿出资40亿元人民币,剩余收购资金全部来自部银行借款,即42.7亿美元。
这42.7亿美元中,有40亿美元借自中国农业银行,海航集团将其持有的若干股权作为质押物,并由海航集团、大新华航空、海航资本、海航物流集团提供担保,利息每季度支付一次,本金于借款起始日七年内按合同约定比例偿还。
另外2.7亿美元借自中国建设银行,由天海投资(现航海科技)母公司海航物流集团提供担保,利息每季度支付一次,本金应于借款起始日五年内按合同约定比例偿还。
然而,海航科技因资金紧张未能履行相关借款约定,导致银行发送还款通知。
2017年年报出炉的当天,航海科技立即对带“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做出解释。
航海科技提到,公司子公司GCL已归还银团(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借款共计4亿美元,并额外自愿提前归还借款本金5000万美元。并已收到银团的还款通知,列明GCL未来五年应偿还借款金额,表明GCL尚不需集中一次性偿还银团借款,公司后续将继续与银团保持沟通。
虽然海航科技声称GCL尚不需要集中一次性偿还银团借款,但海航科技2018年半年报显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仍旧高达257.30亿元,这意味着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并未转回至长期借款科目。
一位审计师告诉市界,如果海航科技真的跟银团达成协议,可以分期付款,那么基于审计原则,2019年以后应还的借款应该转入长期借款科目。
然而,从2018年半年报来看,审计师仍旧将这两笔借款留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科目内,令人生疑。
6月2日,证监会就42.7亿美元的贷款问题问询海航科技,但海航科技一而再、再而三的延期回复,至今未能回答。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航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