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攻略」获取用户 用「游记」把用户留下来
精美的游记不能引导下一个用户投身旅游的实际行动,就没有价值了吗?显然不是,内容的优势依然在,只是利用的顺序要调整一下。
(1)发掘「攻略」工具属性 吸引用户带动营收
洗脑广告的台词其实已经暗示了马蜂窝态度的转变——“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除了已经固定的社区粉丝之外,新用户还是要从已经确定有旅游需求的人那里下手。他们是确确实实要去旅游的人,目的性明显,需求也很明确——他们需要旅游地的相关攻略——这也是马蜂窝发挥内容优势的好时机。
引导有旅游需求的人上马蜂窝看攻略,然后就可以引导他们在马蜂窝上消费。突出工具属性,可以迅速聚拢用户并导向消费促进营收。
(2)利用「游记」的美学属性和社区氛围 建构用户壁垒
这时成熟的社区氛围、优质的内容生产和阅读体验、丰富的旅游信息,将成为新用户被拴住的用户壁垒。这些内容可以提高用户使用时长,产生流量优势。也可以通过用户微社区做的内容贡献,将用户绑定在平台上,增强了用户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他们的转换成本。
利用用户的内容,马蜂窝还可以快速了解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动向,推测行业发展趋势,发现新的商机。
从UGC方面,还可以探索更多的方向。36氪作者土土土槽曾经介绍过一个旅游爱好者佟海宝在马蜂窝发表游记,后来推上首页,甚至在纸质期刊发表的例子。在内容上,马蜂窝足以向传统媒体反哺,因此与传统媒体进行内容上的合作也是可行的。
甚至还可以参与旅游杂志电子版的分销,像《中国国家地理》这一类杂志,用户同样偏高端,这样的尝试可以做做看。
对于UGC,还可以适当地设置激励机制,类似于自媒体平台的广告分成,同时在分发策略上对优质原创内容进行鼓励,促进社区良性且可持续地发展,也让内容成为一种变现的方式等等。
(3)还可继续探索其他方向 例如通过在线翻译拓展盈利场景
马蜂窝此前还推出了一系列翻译软件,服务于在国外旅游的用户。这些翻译都以简单的机器翻译为主,如果用户有高要求的翻译需要,这些APP并不能满足。
马蜂窝可以趁机切入在线翻译市场,可以自己搭建平台,由达人、专家或运营团队里的专业翻译接单,满足用户的定制化翻译需求,也可以接入百度翻译等平台的人工翻译服务,从中赚取佣金。
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探索也值得尝试。丰富的盈利场景也有助于马蜂窝规避短期内市场份额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缺陷。
说到底,马蜂窝除了要在消费者权益方面把基本功做扎实之外,主要是要把用户和营收做起来,它这一盘好资源不能浪费了。
用好的工具笼络用户,促进营收,是在线旅游平台常见的操作,而丰富而真实的「攻略」是马蜂窝在这一环节的优势。在使用完之后,马蜂窝又能够凭借丰富的内容留住新用户。基于内容和工具的优势,平台还能进一步探索盈利模式。这才是UGC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的最佳方法。
来源: 品途商业评论-小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马蜂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