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知乎正式公布完成E轮2.7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24亿美元。能在资本紧俏的大形势下,完成新一轮融资,足见得知乎的故事对于资本仍有巨大的吸引力。
根据我们在企查查搜索到的最新数据,知乎母公司的持股方中,创始人周源持有21.2%,仍然是第一大股东。创新工场和思源资本分列二三位,代表腾讯的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是第五大股东,持有知乎9.6%的股份,再加上搜狗持有知乎的3.1%,腾讯实际持有知乎的股权已经超过10%。
知乎诞生于2010年,几乎跟微信同时启动,但是8年过去,到今年6月份知乎的注册用户有1.8亿,知乎APP的月活3500万,日活950万,这其实是一个有点尴尬的数字。那么,知乎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知乎是一个社区问答产品,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知识社区,产品可以比照美国的Quora。作为一个内容社区,内容质量的好坏决定平台的调性和氛围。首先让知乎出名的就是它的智力歧视。
去年7月有一篇叫做《为什么快手惹人嫌?》的帖子刷爆了知乎,阅读量超过2800万,成为一个现象级的话题。说的是知乎用户对快手APP和用户表达厌烦和鄙视,背后隐含的是知乎用户在经济和智力上的优越感。所谓都市精英的用户标签,成了知乎最值得炫耀的资本。
对于这次争论,虽然知乎官方不会直接表态,但是创始人周源说过,知乎反对灌水,反对网络暴力,反对人员八卦,有些团队通过知乎导流,每天都在想办法把他们都干掉。实际上,周源对于知乎产品是有内容洁癖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洁癖,客观上是在排斥更多人成为它的用户。
周源一直强调,知乎是一个产生、分享和传播知识的工具。作为工具,它的内容首先要标准,就像字典一样要有精准的知识内容,同时还要像大学一样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到这两点,必须有知识把关人,知乎作为开放社区显然是做不到的,知识大V更应该看做是知识网红。所以,应该分清楚的是,知乎究竟是知识工具,还是内容消费平台。
从知乎上线之后,一直保持着注册邀请制度,这导致它运营3年之后只有可怜的40万用户,那时这个小而美的产品可以算得上是精英文化。可是有了1.6亿注册量之后,这种文化就被稀释的无影无踪,作为一个内容消费平台,知乎根本无法维持知识精英的圈子和氛围。
我们类比新浪微博就会发现,微博极早期的用户层次就是逐渐开放的,首先是开放给IT专业用户挑出产品bug,然后请一些公知上来引导早期话题,最后开放给娱乐明星,把社会话题冲淡,大量用户进入,成为一个全民的社区。知乎应该意识到,用户在自己平台上,并不一定就可控,抱死一种社区氛围显然是在它能力之外。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