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重组望“新生”
2016年,彼时还“披星戴帽”的中华企业虽扭亏为盈,但从开发投资情况来看,公司仅拥有3个在建项目,其余8个项目均已竣工且销售近半,布局区域集中在上海和江苏地区,后期土地储备更是“捉襟见肘”。
面对房地产“大鱼吃小鱼”的吞并现状,中华企业将主意打到了母公司身上。
自2016年4月起,中华企业筹划向其控股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地产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中星集团100%股权。据悉,交易价格最终确定为174.72亿元,其中以发行28.4亿股(即148.51亿元)的方式支付交易对价的85%,余下的15%(即26.21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
此外,重组方案中还包括配套资金的募集,拟用于支付该次重组的现金对价。但募集资金总额几经更改,从不超过95亿元减少至不超过42亿元,再最终调整至不超过26.76亿元。认购对象也由此前的6家减少至华润置地控股和平安不动产两家。
酝酿一年多,重组标的中星集团带来的“嫁妆”颇为丰厚。
据悉,中华企业收购之前,地产集团对中星集团进行资产注入和剥离工作,包括将地产集团控制的除上市公司之外的主要市场化房地产开发、销售代理和物业管理业务资产整合至中星集团。
本次重组后,中华企业成为地产集团旗下市场化房地产项目开发主要平台。
通过收购中星集团,中华企业获取了地产集团绝大多数市场化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总土地储备约200万平方米,分布于合肥、上海、扬州、镇江、昆山、吉林等城市。
据光大证券2017年5月发布的研报,本次注入资产总货值或超过1360亿元,且上海项目货值占比超八成,同时中华企业将持有位于上海核心区域的近40万平方米成熟经营性物业。
重组所带来的上下产业链的协同布局,符合中华企业从单一住宅开发商向综合居住产品服务商的转变目标。
但面对这一目标,中华企业显得没那么自信,并期望通过引入华润置地帮助公司度过艰难的转型期。
4 引入华润
重组方案中,虽募集配套资金对象一减再减,但华润置地控股依旧在榜。
华润置地控股的背后,便是前不久刚透露将向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商全面转型的千亿级房企——华润置地有限公司(下称“华润置地”)。
或想参照同为国企的华润置地,中华企业在重组方案中称华润置地控股为战略投资者,并表示将取其“精华”,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及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探索双方业务合作机会。
据悉,华润置地控股预计将用24.6亿元认购中华企业股份,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7月3日,中华企业董事会决议决定,华润置地华北大区原副总经理凌晓洁与华东大区原副总经理王辉宏分别被聘任成为中华企业总经理与副总经理。
这代表着未来华润置地的影响力或将渗入到中华企业的管理层面。
虽然无法判断华润置地入驻中华企业的具体影响,但鉴于2018年4月26日,中华企业刚披露完成中星集团的过户等相关手续,中华企业距离彻底“焕然一新”或还需一段时日。
而在此期间,如何尽快为亏损子公司找到受让方或许才是中华企业需要解决的“烦心事”。
国际金融报 见习记者 刘天天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中华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