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企业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再次公开挂牌转让苏州中华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中华园”)100%股权。
约一个半月前,中华企业曾试图以4.82亿元的挂牌价格转让苏州中华园,但截至2018年7月4日,公开挂牌结束前,公司仍未征集到受让方。
如今,苏州中华园再次被公开挂牌,价格较此前下调10%至4.34亿元。与此同时,苏州中华园的7.1亿元债权将与其100%股权一同转让。
中华企业对苏州中华园的出售似乎有些“迫切”。
据了解,苏州中华园目前拥有位于苏州姑苏区的“燕回平门里”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由11户独栋别墅及41户类独栋联体别墅组成。项目规模虽然不大,但是从2013年开工以来,截至2018年4月4日(挂牌转让公告发布),该项目依旧处于在建状态,预计2018年竣工,但目前还未对外销售。
既然即将“苦尽甘来”、开始项目销售,那么,中华企业又为何要在此刻降价也要出售苏州中华园?
1 缺钱
与房地产行业普遍追求的“高周转”模式不同,苏州中华园一个项目开发建造花了5年。这段时间体现在年报中,便是苏州中华园持续5年的亏损。
2013年至2017年,苏州中华园营业收入均为0元,进而导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73.09万元、299.93万元、486.32万元、243.92万元、245.11万元。
“房地产项目前期就是一个不断投钱的过程,将整个公司脱手或是因母公司短期内需要资金回笼,抑或是因其战略的调整。”一位房企营销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中华企业近年来盈利表现并不理想。不仅曾因2014年与2015年连续两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值(分别亏损4.89亿元、24.87亿元)而被戴帽,中华企业2017年的净利润又同比骤减43.75%至3.67亿元。
企业自身造血能力下滑的后果之一或是自有资金陷入窘境。
2017年,中华企业238.7亿元的流动资产中,存货占了半壁江山,其余便是约为96.85亿元的货币资金,而其对应的是约89.46亿元的各项流动负债(除去预售款项)。粗略计算,中华企业能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自有资金或不充裕。
显然,中华企业也意识到资金吃紧的问题。其于6月9日公告称,为保证资金需求,促进业务发展,预计2018年度新增对外融资总额不超过80亿元。
2 频频 “卖子”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以来,中华企业就频频卖子,但多数还处于雏形阶段,资产转让对象还未可知。
据了解,2017年,中华企业拟作价8726万元将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房地(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拟作价79730万元转让其子公司上海古北(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古北公司”)持有的合营企业上海鼎保置业有限公司25%股权;拟转让上海杉野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8年6月9日,中华企业拟转让古北公司持有的安亭置业70%股权以及控股子公司江阴中企誉德房地产有限公司(下称“江阴公司”)95%股权。其中,江阴公司已资不抵债(截至2018年3月31日,净资产约-4.42亿元)。
同日,中华企业公告称,拟转让子公司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星集团”)名下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路16弄2号项目所属房产。值得一提的是,中星集团于今年4月刚刚被注入中华企业。
究竟为何频频转让房地产业务?中华企业称,主要是为了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加快公司资金回笼。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中华企业口中的优化资源或与其重组有关。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中华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