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集团董事长林中
据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旭辉新增货值为1604.6亿元,拿地金额用了367亿元,甚至超过了中国恒大的299亿元。
有业内人表示,旭辉如今在二三线城市布局,竟然疯狂到“不测算成本”就直接拿地,显然有违林中一贯坚持的“节制、理性、不拿错地、不拿贵地”的审慎策略。
2018年,房企融资环境相对紧张,棚改贷政策收紧,西安、长沙、杭州等多个城市强化楼市调控,住建部等七部委重拳出击,专项整治30个城市房地产市场乱象。这一连串调控动作,使不计后果拿地扩张的旭辉,极有可能被深度套牢。
【三】债务红线成摆设,激进模式下的泡沫增长
其实,在地产圈内,林中一直以稳健著称。他在旭辉很早就提出“铁三角”理论,在扩张规模的同时,特别强调负债率、盈利能力两大指标要保持均衡:设置负债率红线70%;要求销售净利率必须高于12%;至于增长率,在企业规模达到500亿前保持30%~50%,500亿后保持20-30%比较合适。
然而,在去年如期实现1000亿规模之后,林中似乎被胜利冲错了头脑。在急速扩张的战略高压下,旭辉为了追求规模增长,不能不在负债方面有所舍弃。2017年,旭辉权益销售额增长88.4%,净利润率维持于12.8%,年底资产负债率77.42%,已经超过了“70%红线”。而此前的2016年,负债率一度高达80.47%。
如今,其负债率红线已经调高到95%,警戒线设置在85%。而林中对外仍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称,旭辉“永远不会碰到红线和警戒线”。
在看似风光的黑马光环背后,旭辉不仅负债亮起了红灯,利润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从2012到2017年的6年间,旭辉合同销售金额从96亿元上涨到1040亿元,增幅高达983%;但其营收却仅从81亿元增长到了318亿元,增幅为292%;利润仅从20.21亿元增长到了61.48亿元,增幅204%。
有媒体报道,旭辉销售金额增长了10倍,利润增长仅2倍。业务虚增的水份太大,明显不成比例。
背后原因是旭辉以合作换规模的激进增长模式。在大量合作项目中,旭辉控股的权益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比如2017年1040亿销售额中,归属旭辉控股的权益比例仅为53%,在千亿房企中垫底,让外界不能不质疑其销售金额的含金量。
合作开发固然有利于旭辉减轻资金压力,助其更多获取土地储备,加快规模发展。但这也是一柄双刃剑,拖累了旭辉盈利能力和利润表现,相当于“一直在替别人打工”。
楼市资本论认为,房企规模扩张必须立足于资本实力与盈利实惠,外表光鲜的泡沫增长不可取。
当前,国家多举措拧紧房企融资的“水龙头”,旭辉战略远大,也要适度保守经营。
其实,做不做“房神”真的不重要,基业长青才是硬道理。
来源:楼市资本论 出处:新浪港股综合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旭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