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彼时,寥寥无几的持牌玩家恐怕没有想到,几年后的消金市场,已成为战火纷飞的红海:银行、互联网小贷公司、电商平台、购物分期平台等等,都不约而同地瞄准了这个“香饽饽”。
6月19日晚,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与宁波富邦家具有限公司(下称“富邦家具”)、宁波城市广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下称“宁波城市广场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永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中国银保监会最终核准名称为准)。
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拟设立于浙江省宁波市,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出资结构为:宁波银行出资3亿元,出资占比60%;富邦家具出资1.5亿元,出资占比30%;宁波城市广场公司出资5000万元,出资占比10%。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这是继今年5月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金美信消费金融”)获银保监批准筹建后,市场上再次传来消费金融公司筹建的消息。截至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数量达到24家,其中珠海易生华通消费金融公司和金美信消费金融尚未完成工商注册。
群雄逐鹿
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正在加速。根据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8)》中对消费金融发展的研究专题,我国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出现快速增长。
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主导的消费信贷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余额达31.5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3倍,年均增长率约为24.7%。
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主导的新兴消费金融快速发展。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各类金融科技的助推,新兴消费金融在降低交易费用的同时扩张业务规模。Wind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交易规模从60亿元增长到436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消费金融和新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在差异化发展的同时,正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
从消费金融公司商业模式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以线下渠道为主的消费金融公司(如锦程消费金融和捷信消费金融);互联网程度较高的消费金融公司(如招联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将线下业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消费金融公司(如海尔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和中邮消费金融)。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商业模式之间开始融合发展,如有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与零售商合作,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推广线上分期和贷款业务。
总的来说,相比起商业银行及新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虽然体量一般,但其所具备的资金成本适中、审批速度较快等优势,对市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种优势在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甜点”与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2017年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净利润大幅增长,并实现扭亏为盈。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1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去年净利润合计达到49.17亿元。其中,招联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等公司均实现了业绩爆发。
具体来看,2017年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达13.75亿元,成2017年净利润最高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金融成为黑马,2017年营业收入为46.68亿元,净利润为5.78亿元,较上年的652.2万元增长近88倍。招联消费金融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1.63亿元,同比增长171.60%;净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266.97%;捷信消费金融迈入营收“百亿俱乐部”,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9.77%。
与此同时,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在去年成功扭亏为盈。记者注意到,苏宁消费金融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3.8亿元,增幅为282.26%;净利润为2.17亿元,2016年则净亏损1.89亿元。华融消费金融也上演逆袭。其去年营业收入7.657亿元,同比增长750%;净利润为1.05亿元。
对于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2017年实现的业绩大增长,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卿告诉记者,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方面,近年我国消费金融业务整体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短期消费贷款在整体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年轻一代消费理念发生改变,信用消费意识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实现场景化覆盖,而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又使得消费金融业务普惠至长尾客群。
此外,在监管政策趋严的大环境下,违规机构逐步退出市场。而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经历一定周期的发展后,业务逐步稳定,实现盈利确在情理之中。
不过,在交出漂亮成绩单的同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挑战:如何获取到更便宜的资金,怎样实现有效风控,如何在强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等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主要有四种:自有资金、同业拆借、银行借款和ABS。其中除去自有资金,资金成本最低的为同业拆借,其次是发行ABS,然后是银行借款。对于新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以银行借款和自有资金为主,因此“资金成本仍是最大的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金融机构通过同业拆借、金融债券等融资有一定的准入门槛。从盈利指标来看,消费金融公司需连续盈利两年才可获得准入同业拆借市场的资格;最近三年连续盈利才可能发行金融债券等。
共2页 [1] [2] 下一页
和信贷股价暴跌背后 借款人年借款成本达18.5%
严控信贷资金流入楼市 房产交易信用卡额度再度下调
广信贷“卖身”续命 国资接盘?
捷信贷款怎么样推动金融教育纳入我国国民教育体系
六月资金规划 和信贷、拍拍贷、中储贷
搜索更多: 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