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显示,公司收入分为2C与2B两部分,其中占比70%的2C收入主要由交易收入与金融收入两部分构成,2C业务中的金融渗透率已达44%。目前,国内二手车金融的整体渗透率为8%-10%,新车金融的渗透率为38%。美国二手车金融的渗透率为53.3%。换言之,优信在二手车金融领域的成绩已经远超国内“同行”,正在趋近业已成熟的美国市场,俨然是一家汽车金融公司。
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优信的金融收入已经接近天花板,如果想要更“像”CarMax,或者说,更像瓜子二手车和人人车,把自己划到“二手车平台”阵营,则必须提高交易收入及占比。
那么,这个可能性有多大呢?
提高交易收入谈何容易
招股书显示,2C业务方面,2017年一季度,优信的单车交易收入为836元,全年为811元。换言之,交易收入呈走低趋势。2B业务方面,优信B2B业务仅有交易收入,占车价比例为3%,未来很难再进一步从B端“虎口夺食”。事实上,2B收入在优信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持续下滑。
作为2C交易的核心,车源非常重要,不过,拥有腾讯背景的瓜子二手车与人人车绝非善茬,其次,年初至今又涌现出不少大举烧钱的“初生牛犊”。另外,阿里系资本也已经插足进来。在业界看来,二手车电商的烧钱大战不仅远未结束,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虽然很多行业都在打广告,但在二手车行业,广告与销量的相关性远大于与品牌的相关性。换言之,广告一停,销量就有可能断崖。
在业界看来,二手车属于典型的低频、大额消费,用户复购率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只能是在一辆车上赚尽可能多的钱,以及不断获取新用户。目前模式下,二手车平台只能通过不断打广告买流量来获取新用户,一旦减少或停止广告投放,就会很快被市场遗忘。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良性循环,至少要做到单车收入能够覆盖单车获客成本(包含广告在内的单车平均运营成本)。招股书显示,2017年以及2018年一季度,优信的单车平均收入占比(包含2C、2B两部分)为3.9%、4.8%,单车获客成本占比为8.7%、9.5%,属于入不敷出。由此也不难窥出,二手车行业广告烧钱大战之惨烈。
在这种情况下,优信上市后,势必面对投资人对财报业绩的压力以及广告烧钱获客的双重压力。但是如果不上市,又面临着风投机构的退出压力。
《证券日报》记者 贺 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优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