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问题引发不满 一蹴而退
“野马新能源汽车自燃只是诱发威马汽车意向客户跑单的导火索,事实上,在此之前,消费者已经积压了多重顾虑和不满。比如,对互联网造车实现量产欠缺信心、因威马迟迟不公布EX5的上市时间和具体配置心生质疑,以及因威马迄今为止未建成线下售后体系而心生顾虑等。”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查的李峰(化名)通过与关注威马汽车的众多潜在客户沟通了解到。
而通过微博也可以看出,关注威马汽车的网友担忧和疑惑的点也都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如李峰所言,绝大部分订购威马EX5的消费者都是奔着其低价来的,基本不存在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而且在购买行为上具有普遍的冲动性、煽动性和放大性等网络消费特征,一旦发现所订产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容易放弃,况且这是一辆车,既关乎驾乘者的生命安全,另外,其价格再低也要11万元起,对于威马EX5的定位人群来说,这并不是一笔无关痛痒的小额支出。
据李峰所知,目前威马EX5的意向客户中不乏观望者,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在EX5定位的价格区间里,几乎找不到同级竞争者,这也是威马的聪明之处,可以为其争夺更长的窗口期。
威马被疑“傍名牌” 当心泡沫
为什么野马自燃对威马产生的连锁反应如此之大?李峰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与威马明里暗里形成的“人设”也有关系。
他表示,EX5未正式亮相前,围绕威马的前期宣传是从其与华为的合作开始的,后续则按着这一套路,通过网络,不断补报行业高端合作供应商,其中包括它与宁德时代合作关系的确立等。而这些消息则渐渐为威马筑造起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注意到的是,这些信息的指向,在业内看来,百分之百是威马释放出来的,可是如果有有心人试图寻找消息源就会发现,无直接痕迹可查。”李峰表示,互联网造车更善于利用网络本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其出发点是什么。如果其仅是为了通过这种做法来制造泡沫甚至神话则是行业所不齿的。
此外,业内人士还指出,包括威马在内的部分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存在的一个通病是,在产品没有备案的情况下就大肆宣传、草草发布,这对消费者来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
当然,业内之所以对威马存有质疑,还不仅仅是因为上述原因,更重要的是其过低的售价难以负担车辆的制造成本。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高是众所周知的,其中一辆车的电池成本至少为7万—8万元,即便加上国补和地补,也hold不住其补贴后9.9万元售价,除非未来威马在选配上做文章,可一旦“低开高走”,其品牌力肯定受损。
来源:法制晚报 记者 宋立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威马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