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会不会端走淘宝的“蛋糕”?
当下,拼多多用户规模3亿,淘宝用户规模6亿。
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的3亿用户并非全部是“存量市场”以外的新增用户,它与淘宝用户一定是高度重叠的。有数据表明:卸载淘宝的用户中有50.3%都流向了拼多多,拼多多的卸载用户中有78.3%流向淘宝。且不说这个数据准确与否,也甭管用户“流动”的具体原因是啥,这一现象足以说明,拼多多和淘宝的用户高度重叠。
“用户重叠”对于淘宝来说是危机高能预警——淘宝的蛋糕,会不会被拼多多端走?但可以肯定的是拼多多绝不是分一小块那么简单。
至于现在很多人关心的拼多多的盈利模式究竟是什么?其实盈利根本不是拼多多当下关注的“重点”,现在抓的是“流量”,等的是未来。说得有点虚,实在点说——“等到拼多多用户规模过了6亿,交易额上来了,想怎么赚钱都可以”。
一个年活用户6亿的拼多多值多少钱?虽然东西有点low,但作为一个小淘宝的价值还是有的,小一号的淘宝值多少钱?100亿美金并不算贵。阿里担心的是什么?拼多多也在快速进化,拉高商家门槛,提高商品品质和用户体验。天猫也是在淘宝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拼多多,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拼多多不只是要抢淘宝的市场份额,还要抢天猫的市场份额。
淘宝恨得牙痒痒,甭管承不承认拼多多是个强劲儿,当下一系列针对性地“动作”足以证明自己“慌了、毛了。”
淘宝特价版打不到拼多多淘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此举不仅打不“到”拼多多,还会自生自灭。
淘宝想打拼多多,得先想办法冲进微信的生态里。不然就只能与拼多多隔空对望,像海里的鱼望着空中的鸟那般有诗意。
淘宝新APP最终会自生自灭,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淘宝特价版作为一个独立的APP,它的流量从哪里来?
淘宝用户虽然多,但无法把自己的用户搬到新APP上。这完全可以视为一个从零起步的创业公司要做个APP去打拼多多? 它必须回答“用户从哪里来的问题。”如果回答是“淘宝导流”,那么,做这个APP到底是为了消耗淘宝的流量,还是帮助淘宝吸引新流量?
拼多多崛起最重要的原因是薅微信羊毛!用户可以一天不打开淘宝,但用户不会一分钟不微信在线,谁都不能确定下一秒会不会有人甩来链接让你帮忙砍价,这种强社交属性简直“有毒”。
淘宝特价版APP薅谁的羊毛?薅自己身上的毛吗?
有人说,淘宝可能会从小B这里下手,把拼多多的小B搞走来个“釜底抽薪”。想多了,如果流量问题解决不了,中小商家们何来动力陪你打群架?
说句闲话,打开手机,阿里一家光电商APP就占仨——天猫、淘宝,淘宝特价版。嗯,还有支付宝。
拼多多“流量旋涡”的势能阿里,高维战场有天猫,低维战场有淘宝。阿里电商90%以上的流量都是淘宝贡献的,天猫只是变现的手段。阿里以为稳稳抓牢了流量的存量市场,一心想着如何把用户的价值提高提高再提高。未曾想,被一个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拼多多给抄底了。
过去几年,消费升级的号角几乎吹遍了中国大地,在买卖双方都被“吹得”相信性价比时代过去了的时候,拼多多一个巴掌揍醒了我们——你爹你妈你爷你奶你十八线的朋友们还在追求性价比,他们足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流量旋涡”。
说到这个“流量漩涡”的势能,这让我想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KTV最喜欢年轻人,因为消费能力强。但是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想去KTV了。于是KTV商家们开始“搭着电费”做赔钱的下午场生意——热烈欢迎“夕阳红们”去免费唱,大爷大妈们可是连瓶水都不点,有的直接领着保温杯去唱。但是等到他们回到家里被儿女问起的时候,他们会把在KTV免费唱的事情讲给孩子们听,于是……
据说,拼多多的用户也在逐渐呈现年轻化了……另外,拼多多做优化也在路上了。
在拼多多这件事上,黄峥先用自己能够打败淘宝的增长速度取悦了腾讯;腾讯用拼多多向阿里证明了自己的生态优势。拼多多一年搞了1000亿,一堆VC,也闻血而来,纷纷投资微信生态电商项目。阿里和腾讯都玩生态,大家争的是未来,但未来变数很多。曾经我们把阿里比喻为“草原”,很多企业在阿里生态草原上“成长”,但现在草原上已经不长草了,或者说很难再长草,阿里也正在四处买草粮,而腾讯这边草原上正风吹草低见牛羊~
接下来,淘宝的压力会很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天猫还能增长吗?存疑。
灭拼多多计划,势在必行。可以预见2018年,阿里的打压焦点,将从京东转移到拼多多身上。也就不奇怪最近拼多多负面新闻,如此之多。
(来源:品途商业评论 李成东)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搜索更多: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