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李宁(02331)公司发布了2017年财报,这是公司创始人李宁回归公司第三年的成绩单。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17年营收达88.74亿元,同比上升11%。这其中,李宁主品牌营收占比99%,达88.19亿元。
李宁正在稳步复苏。
2008年李宁给北京奥运会点火,也给自己的公司上了油门,跟随国内运动体育的发展,李宁公司飞速扩张,在2010年达到营收巅峰94.78亿元。可随后李宁本土老大的桂冠开始动摇,放弃中老年市场,过量扩展的库存积压,加上国内外竞品包围,李宁公司在2012~2014年累计亏算31亿元,大厦将倾。
2014年底,李宁结束了公司职业经理人时代,亲任CEO岗位,如上图所见,李宁上演一场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回归,带领沉重的李宁完成转身,扭亏为盈。
下面看一下李宁公司2017财报的主要情况:
1.盈利能力。公司营收同比上升11%;经营溢利4.46亿元,毛利润41.76亿元,毛利率从2016年的46.2% 提升至2017年的47.1%;经营利润率从2016年的4.8% 提升至2017年的5%,年内溢利从2016年的7亿降至2017年的5.15亿(16年交易红双喜获得额外净利,所以不代表净利情况)。
2.存货情况。公司存货从2016年的1.43亿下降至2017年的1.3亿,由于库龄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存货的货值下降。平均存货周转期从2016年的82天降至2017年的80天。
3. 市场推广和产品研发。公司市场推广费用的占比从2016年的12.3% 降至2017年的10.2%;产品研发费用从2016年的1.6% 提升至2017年1.9%。
4. 销售渠道。在国内市场,2017年公司特许经销商占比47.8%,同比下降3.4%;直营销售占比30.7%,同比下降1.2%;电商占比18.8%,同比提升4.5%。国际市场占比从2016年的2.6% 提升至2017年的2.7%。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不包含李宁YOUNG,在中国李宁销售点数量总计6262个,本年净减少178个;李宁YOUNG新增网点173个。
以上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一些数据,详细财报在这里。综合来看,李宁业绩复苏顺利,也有些提升潜力可挖。在实施“聚焦核心品牌”战略之后,李宁公司砍掉了红双喜,目前除了贡献99%收入的主品牌(包括李宁YOUNG),李宁旗下还有包括Lotto(乐途)、Kason(凯胜)、Aigle(艾高)和Danskin(单仕竞)和弹簧标等不同定位的品牌。
李宁做了什么
腾讯棱镜文章曾总结从李宁回归到2017上半年的动作,综合笔者观点总结主要如下:
1.转变战略方向。将由体育装备提供商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提供商转变,这一新战略的背后,意味着要在产品、渠道、O2O模式、消费者互动方式上以及数字化生意平台的构建上发力,打造一个“数字化的生意平台”。
2.改变广告语。将“让改变发生”的广告语重新改为“一切皆有可能”。
3.加强研发能力,聚焦核心品类。虎嗅文章中李宁曾表示,“公司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依据大数据,在前几年进行了战略调整,砍掉生活化产品,加强研发体育功能更强的产品,当中包括跑步用品”。在产品品类上,跑步、篮球、羽毛球是李宁公司最为倚重的品类。
4.库存调整,发力电商和童装。除了对线下门店进行遴选关闭,电商是李宁公司的重点发展渠道,按李宁的设想,未来电商销售的占比要提升至25%~30%。2016年下半年李宁正式发力童装业务,将“李宁KIDS”升级为“李宁YOUNG”,着重进行渠道布局。
2017年,李宁公司继续在以上几点发力之外,还对两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李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