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正在将卖家从淘宝搬到微信。
自打拍拍网败走南京后,中国终于出现一家有能力挑战淘宝的公司了。
如今拼多多常年稳居 App Store 免费榜前列,两年时间从0做到3亿用户的发展速度远超过同期所有电商,现在拼多多的日活和订单量已经全面超越京东。
相信很多人都被拼多多的广告歌给洗脑过,17年初他的广告语还是1亿人都在拼的APP,18年初已经变成3亿人都在拼的APP了。
拼多多凭借一个裂变传播的拼团模式,用跟淘宝当年一样农村包围城市的蚂蚁雄兵打法,正在将众多中小卖家从依赖中心的淘宝搬到流量去中性化的微信。淘宝必须要有入口,拼多多不需要入口,根据社交流量成本低于搜索这条定律,拼多多会把这些腰部和底部商家的定价做到低于淘宝,在10亿月活的微信平台里不断获客。
06年腾讯曾在淘宝推出竞价排名时趁火打劫,拍拍网推出旨在吸引淘宝卖家的「蚂蚁搬家」免费服务,结果是无功而返;16年底阿里组织架构持续调整,聚划算事业部整体并入天猫撤销中国零售平台等系列事件,阿里系终于掏空了淘宝养肥了天猫并使淘宝流量边缘化,拼多多恰好在这个时间窗口借由微信流量爆发。将社交流量洗成电商流量的故事,在十年后,终于有了更取巧更有效率的实践。
拼多多异军突起的背后是微信成为时间黑洞和微信支付的快速扩张。淘宝天猫聚划算加起来日活不到微信一半,支付宝每次用时还要花时间来打开它,而deck栏的微信是一直常开在前台的,用户习惯什么,商家就会支持什么。伴随着微信对用户使用手机时长统治级的占据,微信支付在线下使用场景超过支付宝,线上固化的电商/交易格局也势必会跟着起新变化。因为用户每一个小的使用习惯的改变,都是新一轮财富分配的关键。五六年前创业是把PC搬到移动,现在好像是把所有搬到微信,旧世界强制拆迁,新地基推倒重建。
为方便理解,先引一位不愿打破次元壁的抖音网红比喻,拼多多就像是16年的头条:
1.长尾:头条分发长尾内容,拼多多分发长尾商品;
2.去中心化:头条千人千面,想看啥看啥;拼多多的货架取决于社交分享,朋友买啥你就买啥;
3.利基市场:被微博、微信公号过滤掉的读者和内容作者相聚在头条,被淘宝、京东过滤掉的买家和卖家相聚在拼多多。
不同于头条的是拼多多找到了腾讯爸爸,得到海量低价独家的流量加持。
拼多多不是消费降级,是新网民电商转化第一站
头条一直被人吐槽low,然后头条开始整治规范,结果出来个趣头条,比头条还要low,B轮十多亿美金。
淘宝也被人指责卖假货,然后阿里下大决心打假,结果那些卖家都跑去了拼多多,APP日活比京东还高。
结果,腾讯不嫌弃,把两家都给投了。
中午宝总走进湘菜馆,餐厅的人正在吃饭,讨论拼多多,抢年货/像淘宝一样/扫码还便宜/我们拉个群发朋友圈吧群二维码怎么用啊之前都没用过。最厉害的是刚刚坐进来一桌保安,两桌瞬间热烈讨论了起来抢年货和怎么用拼多多然后就加进了一个群。
同样是抢年货,拼多多用一种更高效的链接方式把更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聚集到一起。做过快消生意的都该知道,要薄利多销,就要主打大众低端市场。头条快手拼多多的用户都是真正的利基市场,是之前被阿里视为大盘的天猫没能服务好的群体。拼多多把天猫京东看不上的地摊货以人传人的方式搬上网了,拼多多的用户是农村淘宝想要拓展的用户,是支付宝一直没能覆盖到的但是随着智能手机普及而最终连网的新网民。
即,拼多多并没有从天猫京东嘴里抢用户,他在猫狗大战打得不可开交的同时,在三四五线城市悄无声息的做出了一个已经有3亿用户的增量市场。
多年前在大城市里经常有门脸要拆迁了,就有人用非常低的租金一两个月租下来,搞成10元店或者清仓大处理。最典型的就是服装行业,中国服装业一年两万亿市场按20%算就是4000亿库存,但服装这行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库存。资金周转率下降,储存和运输成本持续上涨,这些都是高库存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成本。库存的积压,对于小商贩来说几乎就是死亡。曾经见过收库存的,按斤秤!按堆收!这些正品库存最后会低价流入三四五六线城市,比如80元买一件标价998的外贸羽绒服。
这种去库存模式(唯品会做了去高价库存)今天被拼多多搬到了线上,但本质上是一样的,用非常低的流量成本去销售低端尾货,低客单价低毛利但是高订单量。我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很难会去买那个9.9元的衣服,但不要忘了中国大部分人口都不是生活在城市,国人的平均教育水平也只是初二。拼多多能存在是因为中国消费社会层次比较多,从城市化转型的第一消费社会,到最新的第四消费社会全占了。
拼多多不是消费降级,是新网民转化电商的第一站。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搜索更多: |